ZKX's LAB

海王星 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还有可能再发现大于等于冥王星的行星吗?

2020-10-07知识3

柯伊伯带和奥尔特星云是什么关系? 比如NASA甚至定义到了近两光年外,几乎是我们到比邻星距离的一半了(https:// photojournal.jpl.nasa.gov /catalog/PIA17046)。。太阳系的使者漫谈 ?www.zhihu.com

什么是冥王星和柯伊伯带? 整个20世纪,天文学家都在预言,太阳系的边缘有一颗比地球质量还大的行星,它是太阳系的第十颗行星,那时它被称为行星X。实际上,这颗X行星并不存在。X行星存在的依据来源于观测到的天王星和海王星的位置,它们总是稍稍偏离理论计算值。X行星的主张者认为,这种偏离就是因为在冥王星之外的某处还存在着第十颗行星。冥王星是1930年2月18日由克莱德·汤博根据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的计算发现,它是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中已知的最大天体,与太阳平均距离59亿千米。直径约为2370千米(小于月球),误差值为上下20公里,平均密度2.0克左右/立方厘米,质量1.290×1022千克。公转周期约248年,自转周期6.387天。表面温度在-220℃以下。然而事实上,天王星和海王星位置的观测与理论值的偏差,仅仅是因为观测和设备误差以及先前对海王星质量的不准确估计造成的。1989年,旅行者2号探测器分析到了海王星质量的正确数值,研究者随即校正了旧的观测位置数据并发现了另一些误差。现在,天王星和海王星在轨道上的运行位置已经与理论预期值精确符合,这也就消除了X行星存在的任何意义。寻找X行星的活动与两个世纪前人们猜测在火星与木星轨道间有一颗“遗失行星”的活动有很多相似之处。

柯伊伯带指的是什么? 柯伊伯带是太阳系的组成结构之一,是八大行星的同胞兄弟姐妹,是太阳系的最外围区域。我们知道太阳系内有八大行星,处于最外围的是海王星,海王星距离太阳大约38.8个天文单位,在海王星更外围的是降级成矮行星的冥王星,冥王星距离太阳大概39.3天文单位。包括冥王星以及向外的一个圆环区域,大约距离太阳40~50个天文单位的位置有很多由尘埃和冰晶构成的小天体,目前发现的数量已经超过1000个,这些天体目前认为是太阳系原始星云的残渣,并没有形成较大的天体,这个区域最早是由荷兰裔美国天文学家柯伊伯提出的,所以就称这个区域为柯伊伯带。那么为什么会形成柯伊伯带了?查询资料发现,柯伊伯带和处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不同,主要是冰封物质,那么这些物质就不可能是在太阳附近形成的,因为如果接收到太阳的辐射太多,这些冰封天体有的可能消失。在形成地球等八大行星的同时,各种物质互相碰撞、吸积,也形成了很多微小的固态内核,这些固态内核最早主要集中在木星附近,后来被木星甩到了现在的位置,继续集聚冰晶和尘埃形成了现在的柯伊伯带。由于这些小行星本身不发光,距离太阳地球较远,因此发现是一个很不容易的过程,上图是荷兰裔美国天文学家柯伊伯。今天的。

#天王星#冥王星#九大行星#太阳系#柯伊伯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