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2020-10-07知识16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什么意思 意思:自2113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5261是社会的法则却4102不是这样,要1653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出处: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译文:自然法则不象弓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规律是减少过剩和不足的供给。然而,社会规律是不一样的。应该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因此,道的圣人可以做一些没有占有的事,有所成就而不居功。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扩展资料:“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创作背景:老子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情况是周朝的形势很弱。为了争夺霸权,战争还在继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完成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尹喜年轻时。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然的规律2113,是减5261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4102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1653,来奉献给有余的人。这句话出自《老子》第七十七章,《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老子》第七十七章的译文: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扩展资料“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在文章中的运用:值得注意的是,老子提出两种道—即“天之道”和“人之道”,或自然秩序和人世秩序,是有价值上的鲜明态度的,这就是褒天之道而贬人之道。在他看来,。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注释】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大千世界的客观自然.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出的一条自然规律.【意译】 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人类社会世俗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 谁能让有余来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 因此,圣人有所作为却不自恃己能,有所成就也不居功自傲,他不愿显示自己的贤德.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的意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的意思 道亦有道,道义长存,人之道有余者奉于天下亦之为道。

#道德经#郭靖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