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舌尖上的中国3》中提到了“莼鲈之思”。这个成语有什么典故?“莼鲈”究竟指的是什么? 汾湖胜和足道

2020-10-06知识4

《舌尖上的中国3》中提到了“莼鲈之思”。这个成语有什么典故?“莼鲈”究竟指的是什么? 我先卖个关子,说一个现象,如果大家是远在异乡的游子,那么,在外地吃到了正宗的家乡美味会不会热泪盈眶呢?回味着绕舌缠绵的滋味,这样是不是勾起了对于桑梓之地和亲戚朋友无尽的回忆呢?但,恐怕更多时候,想吃的家乡美食多半是吃不到的,很多人会说,我想念妈妈做的…。一个道理,莼鲈之思,就是一种思乡之情。莼鲈之思是一个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张翰(此张翰非彼张翰,这个张翰字季鹰)被征召做晋朝齐王的东曹掾,看见洛阳城里起了秋风,所以,想起了吴中的菰菜和鲈鱼脍,另外《晋书》记载这句是这样的“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多了一个莼菜羹,(最后具体说说这三样食材)他说:“人生尊贵就是要获得合适舒服罢了,哪能够在数千里之外去做官以此博德名声爵位呢?于是乎,自己就回家乡去了。故事到了这里没用完,不久,他之前效力的齐王战败了(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当时人都说他能够窥见时机。(运气不好,说不定就被牵连了)由此可见,张翰未必完全是因为思念家乡而回去,。

《舌尖上的中国3》中提到了“莼鲈之思”。这个成语有什么典故?“莼鲈”究竟指的是什么? 汾湖胜和足道

吴江汾湖开发区 1、地理位置:汾湖镇位于吴江市东部,地处太湖下游平原的腹地,距吴江市区24.5公里,与上海、浙江交界,距离上海虹桥国际机场54公里,上海港70公里,苏州市区45公里,杭州市100公里。2、历史沿革:根据史料记载,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古芦墟和分湖是吴越边境,湖滨驻防吴国水军;三国时城司古村已经有望族居住;南北朝时北顾里开始兴起;南宋始设镇,当时镇名“分湖”,分湖东岸成“商贾货物辐辏之处”,形成初具规模的江南农家集市,市即墟,墟即市,芦墟由此得名。民国元年,置芦墟乡;民国18年,吴江全县划并为十个区,芦墟镇属第六区;1953年1月芦墟镇升为县属镇;1957年10月撤芦墟区,芦墟镇仍为县属镇;1981年3月撤芦墟镇、社革委会,建立芦墟镇政府和芦墟公社管理委员会;1985年10月芦墟乡并入芦墟镇,实行镇管村新体制;2001年10月与莘塔镇合并,仍称芦墟镇;2003年金家坝镇并入芦墟镇。黎里于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即已存在,原属浙江长水(即今嘉兴),后梁开平三年始属吴江县,明成弘年(1465-1506年)成为大镇,辛亥革命后成为吴江县六个市之一,民国18年为吴江第四区,1949年设黎里区,黎里为区属镇,1953年改为县属镇。2002年北厍镇并入黎里镇。。

《舌尖上的中国3》中提到了“莼鲈之思”。这个成语有什么典故?“莼鲈”究竟指的是什么? 汾湖胜和足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