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右图。 (... 果蝇裂翅杂交试验

2020-10-06知识8

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右图。 (。 (1)杂合子(2)不正确? 如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也吻合上实验结果(共2分,判断正确1分,理由正确1分)(3)品系1和品系2(或两个品系)?? 黑体1)灰体︰黑体=9︰7(2分)??? 3/72)灰体︰黑体=1︰1(2分)?? 不变

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右图。 (... 果蝇裂翅杂交试验

果蝇3号常染色体上有裂翅基因.为培育果蝇新品系,研究人员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以下均不考虑交叉互换). (1)由于裂翅果蝇与非裂翅果蝇杂交,F1表现型比例为裂翅:非裂翅=1:1,F1非裂翅果蝇自交,F2均为非裂翅,所以可推测出裂翅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F1裂翅果蝇自交后代中,裂翅与非裂翅的理论比例为3:1,而实际比例接.

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右图。 (... 果蝇裂翅杂交试验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①由于裂翅果蝇与非裂翅果蝇杂交,F1表现型比例为裂翅:非裂翅=1:1,F1非裂翅果蝇自交,F2均为非裂翅,所以可推测出裂翅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F1裂翅果蝇自交后代中,裂翅与非裂翅的理论比例为3:1,而实际比例接近2:1,其原因最可能是裂翅基因纯合致死.②由于3号染色体上还存在另一基因(b),且隐性纯合致死,所以将裂翅品系的果蝇自交,后代均为裂翅而无非裂翅,此裂翅品系的果蝇虽然均为杂合子,但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因此裂翅基因能一直保留下来.(2)①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是灰身与黑身,原因是两组实验所得F1中无论雌雄均为灰身,与性别无关.②灰身与黑身杂交,不管是正交、反交,F1结果都是不管是雌雄都是灰身,说明灰身对黑身为显性,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假设灰身由A控制,黑身由a控制.长翅与残翅杂交,正交、反交后代结果雌雄不一致,长翅比例更大,说明长翅对残翅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长翅由B控制,残翅由b控制.实验二的亲本为aaXBXB与AAXbY,F1为AaXBXb与AaXBY,F2一共有3×4=12种基因型,灰身长翅果蝇所占比例为A_XB_(34×34=916).③若其基因组成中含两个显性基因AAa,与aa杂交,AAa会产生三种配子A(26)、a(16)、。

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右图。 (... 果蝇裂翅杂交试验

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图1.请回答:(1)上述亲本中, (1)F1出现了非裂翅,说明亲本的裂翅是杂合子.(2)只用图1中这一次杂交实验,是无法确定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根据图1的实验结果也可以认为该等位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具体分析如下:表现为裂翅的雌果蝇为杂合子,基因型为XAXa,表现为非裂翅的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这样的组合,子代表现出来的结果将和图1中的一致.具体图解过程见答案.(3)解法一:若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该位基因于常染体还是X染色体,对于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常选用的方案是:雌性选隐性性状,雄性选显性性状.即:雌性非裂翅X雄性裂翅.如果子代表现是:雌性全为裂翅,雄性全为非裂翅,则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子代中雌雄个体裂翅与非裂翅的比例都接近1:1(根据材料中可知,裂翅个体为杂合子),则说明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解法二:由于实验材料可利用实验中的果蝇,且根据题(2)可知Fl 的裂翅为杂合子,故也可选Fl中雌雄裂翅为亲本.若子代雌性全为裂翅,雄性既有裂翅又有非裂翅;说明基因位于X 染色体(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和XAY).若子代雌雄个体均有裂翅又有非裂翅且比例接近3:l,说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亲本的基因型为Aa X Aa).(4)由于两对等位。

回答下列有关果蝇遗传的问题.

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图1.请回答: (1)F1中出现非裂翅,说明亲本中的裂翅是杂合子.(2)证明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可采用正、反交法,若图1表示正交,则反交为非裂翅(♀)×裂翅(♂),若正交和反交结果一致,则这对等位基因位.

果蝇3号常染色体上有裂翅基因。为培育果蝇新品系,研究人员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以下均。 (1)显???? 裂翅基因纯合致死(2)非裂翅???? 杂合子(3)野生型???? A和D???? 裂翅??? 卷翅???? 4(4)同源染色体的另一条染色体

#显性基因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