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历史上真正功高震主的名将,后来怎么样了?

2020-07-20新闻5

历史是变动的,却又是不变的。变动的是时间,随着时间的进行,朝代在不断地更新替换,都是如此。而不变的却是规律,比如说国家的最后一个皇帝一般都是昏君,开国时期的功臣,往往等到国家建立以后,就只能够悲惨赴死了。

虽然说也有例外,但是基本上每朝每代都有这样的现象,一旦臣子们的功绩太高,很容易就会出现功高盖主的现象。而就算是臣子再忠诚,皇帝恐怕也是不愿意多信的,能够相信的,恐怕就只有死人了吧。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军事家)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是继白起之后秦国最能打的“战神”,在兼并六国战役中,独自一人统军消灭赵、燕、楚三国,其子王贲灭魏、齐两国,王氏父子共灭五国,功业之盛,远过其他诸将。王翦以功封武成侯,位极人臣。

王翦深谙帝王心术,很清楚功高震主的可怕后果,灭楚之后无论秦始皇怎么劝都不听,非要彻底隐退回家养老,从而得以善终。

白起,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名将,还是兵家的代表人物,白起可以说,为秦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伊阙之战打败了魏韩联军,攻陷了楚国国都,后来,长平之战,重创赵国,而且屠杀了赵国四十万降卒,也被称为屠夫。

而且,在他担任秦国将领三十多年的时光,总共灭了有近百万士卒,而且还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但是,白起的结局却是非常凄惨的,因为后来秦昭襄王让他出征,白起却拒绝了,最终跟国王失和,秦昭襄王赐死了白起,让他自刎而死。

范蠡

范蠡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被后人尊称为“商圣”。范蠡年少的时候家里很穷,但是自己博学多才,受到越王勾践的赏识,在越国被吴国没掉以后,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在越国复国以后,自己懂得急流勇退,后来经商,成为巨富。

卫青本来是一个马夫的儿子,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谁知道自己的姐姐卫子夫受到汉武帝的宠爱,自己也一步登天。不要看卫青是一介马夫,但是自己有才华,受到汉武帝的重要。可谓是权倾一时。但是自己始终摆明自己的地位,懂得急流勇退,到最后也能够安享晚年。

袁崇焕

袁崇焕在抗击清军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击退皇太极,解了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处以磔刑。

韩信也是功高震主的一个代表人物,韩信的军事天才是无可争议的。当时天下大乱,韩信一腔才华也想在乱世中得到施展,他本来投奔了项羽,多次给项羽献计策,但是项羽都不予采纳,深感才华被淹没的韩信,离开了项羽的楚军转而投奔刘邦的汉军。然而刚开始,韩信依然不得重用,只是做了一个仓库管理的小官,直到后来结识丞相萧何,萧何深感韩信的军事之能,极力向刘邦推荐韩信,甚至还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经典一幕。也正是萧何的大力推荐,让刘邦开始重用韩信,韩信的军事才华终于得到了施展。

李靖

李靖长谋略,善用兵。他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战功赫赫,被李世民封为卫国公。

李靖虽富贵在身,却很是低调,他屡屡向唐太宗请求退休,太宗深知其意,温言抚慰。后来李靖病逝,陪葬昭陵。

郭子仪

郭子仪是唐朝真正能功高震主的功臣,没有之一,就是战神李靖也不能做到。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朝由于太平已久,荒废军事,很快就陷入分崩离析的混乱之中。郭子仪临危受命,积极组织平叛,遏制了叛军的壮大,最后平定安史叛乱。

郭子仪两次收复长安,单骑退回鹘等等,都堪称是不世之功。使得郭子仪的权势威望都非常大,大到皇帝虽然猜忌他,却不敢杀他,甚至不直呼其名,因为唐朝离不开他。纵观历史上功高震主、权倾天下得以善终的异姓王,只有郭子仪一人。

#先秦时代#袁崇焕#西游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