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众所周知,在我国的封建历史中,明朝算的上是一个宦官专权现象比较严重的朝代。自明成祖执政时期开始,明朝大多数的统治者就逐渐开始重用宦官,从而导致宦官专权现象接二连三的出现,与明太祖执政时期那严防宦官参政的情景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难道后世的明朝统治者都从未借鉴过宦官之祸的教训,这才纵容宦官专权吗?其实不然。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下明朝历史的话,相信大家不难发现,在明朝宦官专权的背后,其实隐藏的是明朝历代统治者巩固皇权的初衷。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洪武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384年,明太宗朱元璋在宫门中设立了一块刻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字样的铁牌,而后又下发了一道诏书,“敕诸司毋得与内官监文移往来”,俨然是要从根本上去杜绝“宦官专权”的事情发生。——《明史·职官三》
可是在到了永乐年间以后,明太祖所制定的这个规矩却好似成了一纸空谈,“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赫然从明成祖朱棣执政时期开始,明朝宦官所具有的职权就已经不再仅仅只是局限于端茶倒水、侍奉当朝统治者生活起居等方面。——《明史·宦官一》
而是逐渐开始渗透到了政治、军事、民生甚至是外交、情报体系等多个政治层面。
再往后就更不用说了,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诸多有名的专权大宦官一个接一个的出现,且各个权倾朝野、独揽大权,对明朝的政治体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跟明太祖朱元璋执政时期的严防宦官参政情景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魏忠贤剧照示意图
就拿魏忠贤来说吧,明熹宗执政时期的大宦官魏忠贤,即便是时任左副都御使的杨涟弹劾其二十四大罪,且事事有据,但明熹宗却依旧一如既往的重用魏忠贤,哪怕是明知魏忠贤的权势已经达到了一种“但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的程度也不例外。——《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这就有意思了,明朝的宦官作为统治者的“家奴”,却能借助统治者的信任而达到独揽朝政、擅政专权的程度,难道只是因为宦官受宠就能让明朝皇帝不惩治他们吗?还是说明朝的统治者从来都没有重视过明太祖朱元璋所制定的祖训,这才纵容宦官专权的?
自然不是!
毕竟在封建时期统治者的思想意识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观念早已根深蒂固,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明朝统治者的身上。更别提在这些统治者的眼中,“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这种明目张胆侵犯皇权的行为自然不会是统治者所愿意看到的。
就像明朝另外一个大宦官刘瑾,不就是因为得势专权后作威作福,鱼肉百姓,且不得民心,从而被明武宗问罪处以“凌迟”了吗?
那么问题来了,在明朝接二连三出现“宦官专权”现象的情况下,明朝大多数的统治者,为何依然会选择一如既往的重视且重用宦官,即便是打击,也只是以抑制为主,而不是彻底废除其参政的权力呢?
明成祖朱棣画像
很明显,明朝历代统治者之所以会如此重视宦官,定然是别有一番深意的,也就是笔者所说的借宦官实现“巩固皇权”的目的。
一、明成祖借宦官稳定政局
就好比笔者曾在前文中所提到过的明成祖朱棣,虽然这个时期并未出现宦官专权的现象,但却是最容易看出明朝历代统治者重用宦官初衷的一个时期。
至于明成祖为何要重用宦官,其实咱们可以从明成祖登基之时的政治背景开始说起。
公元1402年,随着建文帝强势削藩而导致的“靖难之役”的结束,明成祖朱棣以一个“藩王”的身份推翻了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成了明朝的第三位统治者。
与此同时,由于靖难之役刚刚结束,百废待兴,自然也就有着大把的事务等着明成祖去处理,而由于时间太过于仓促,重新招纳贤良之臣的话,时间上也来不及,所以朝中大臣有大部分都是建文帝执政时期的“旧臣”。
建文帝朱允炆画像
可问题也正是出在了这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朝中开始广为流传“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的流言,发展到后来甚至还形成了一种“诸旧臣多从者”的局面。——《明史·列传第五十七》
什么意思,这不是明摆着质疑明成祖朱棣这个皇帝之位的“正统性”及“合法性”吗?毕竟明成祖这个皇位并非通过常规手段而来,而是实打实的通过武装政变夺过来的。
换言之,也就相当于这些“旧臣”是在质疑明成祖朱棣,质疑其作为一个皇帝的权威性,面对这种形势,大家说明成祖朱棣还怎么敢放心的把政治事务交给这些质疑他的大臣去办。
从而也就形成了一种君臣之间相互猜忌的局面。
但是呢,这些“官僚阶层”又是封建政权立足的根基之一,没有的话还真的不行,总不能让皇帝一个人去处理全国的政治事务吧?或者说让皇帝一个人去打仗?这明显就说不过去,所以明成祖只能是找人去代替或者是想方设法的去控制官僚阶层。
因此,明成祖登基称帝后的第一步,就是要牢牢的把“军权”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于永乐元年,也就是公元1403年,“始命内臣出镇及监京营军”。毕竟他不信任朝中那些旧臣,只能是违背祖训,借亲信宦官去监察军营官兵的方式,来实现自己控制“军权”的统治需求。同时也能起到预防明朝军队犯上作乱之效。——《明史·成祖二》
郑和下西洋情景插图
同时,明成祖还重用自他还是“燕王”时就跟随于他且一直忠心耿耿的宦官“郑和”,于永乐三年开始,派遣他先后七次“帅舟师使西洋诸国”,对明朝的外交、海外贸易、以及宗教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史·成祖二》
可是,类似郑和这样的心腹宦官毕竟是少数,终究还得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才行,故而明成祖又于永乐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420年,“始设东厂,命中官剌事”,成立了一个直属皇帝管辖的“特务机构”,以一种比较强势的手段来监督朝中官员及百姓的言行,从而借以达到他控制官员,让官员忠心于他的目的。——《明史·成祖三》
也就是说,明成祖之所以会重用宦官,其实是为了借助宦官来稳定政权,实现他巩固皇权的初衷,同时也能间接的促进他推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进程。
内阁大学士画像
二、宣德年间借司礼监压制内阁
有了明成祖这样一个表现良好的开头,后世的明朝统治者自然也有样学样,顺其自然的就开始了对宦官的重视,而且随着时间的变迁,在明朝政治体系的不断完善之下,后世的明朝统治者对于宦官的应用手段也是五花八门,但均万变不离其宗,始终都是为“巩固皇权”所设。
就好比宣德年间,随着内阁制度的不断完善,原本只是辅佐统治者处理政治事务的内阁大学士,却逐渐完成了从“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到“虽居内阁,官必以尚书为尊”的转变,也就是完成了一个从“没有什么实权”到“位高权重”的转变,权力亦是水涨船高,开始了逐渐膨胀。——《明史·职官一》
赫然是继明太祖朱元璋“罢中书省,废丞相等官,更定六部官秩”之后,明朝又再次出现了权力堪比丞相的官职,集“议政权”和“决策权”于一身,而且还不止一个。
如此一来,岂不是明太祖朱元璋为推行中央集权所作出的努力就白费了吗,势必就会对皇权造成一定的影响。——《明史·太祖二》
胡惟庸被问罪漫画插图
就好比明太祖废丞相事件的原因,不正是因为当时的丞相胡惟庸擅权专制才导致的吗。
那么宣德年间的明朝统治者又是怎么改革的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必然不能再像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那样废除内阁。
一来今时不同往日,明朝的政治体系已经逐步完善,如果再废除内阁的话岂不是又回到原点了吗,十分不利于明朝政权的巩固。二来经过明朝几代帝王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内阁所牵涉的官员及相关政治事务已经极为广泛,与六部、都察院等行政机构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贸贸然就废除的话,势必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一定的动荡,甚至说的再严重点,还极有可能会造成政治体系的瘫痪。反而得不偿失。
明宣宗画像
所以,明宣宗同样把目光瞄在了宦官的身上,通过设立“内书堂”的办法,想方设法的培训了一批“司礼监秉笔太监”,然后让这些太监配合司礼监掌印太监,通过“掌印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秉笔、随堂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硃”形式来提升“司礼监”的政治地位,从而达到压制内阁的效果。——《明史·职官三》
大家想啊,内阁处理政治事务的手段,一般就是通过将所批奏章的解决方案拟定为“票拟”,然后由皇帝审批后加以执行,可是明宣宗时期的内阁在有了“决策权”以后,也就相当于同样有了审批这些“票拟”的权力。
完全可以不通过皇帝就自行审批“票拟”,好比当时辅佐明宣宗的“内阁首辅杨士奇”,身为顾命首辅的他就拥有着这样的权力。长此以往,如果是贤臣还好说,最起码是忠于明朝的,但万一是个“奸佞之臣”,岂不是就代表着皇权旁落,权臣专权了吗?
明朝宦官示意漫画图
而明朝统治者提升“司礼监”的权力以后,赋予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审批“票拟”以及“择其轻重”提交给皇帝审批的权限,其实也就相当于无形中又剥夺了内阁的“决策权”,只给内阁保留了“议政权”,既然没法决策,那内阁想要专权的想法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其次,“司礼监”又只有决策权,而且还是那种除非皇帝下诏,否则宦官就无法决策的那种,也就相当于最高决策权其实又回到了皇帝的手上,反而又跟明太祖废除丞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且要更加的完善。
因此,宣德年间虽然是借宦官来压制内阁,但说白了其实还是为了实现明朝统治者压制官僚集团,预防皇权旁落的目的。
西厂提督汪直示意剧照插图
另外,自宣德年间以后,成化年间明宪宗所设立的由御马监宦官汪直所统辖的“西厂”,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压制东厂及内阁;以及明熹宗执政时期的“魏忠贤专权”,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控制日益激烈的东林党争,同时还间接达到了缓解“国库空虚”困局,弥补边防缺饷情景的功效,间接的也就遏制住了清朝官兵的入关进程。
这种种的案例也都能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向我们表明,明朝统治者对宦官的重用方式虽不尽相同,但结局基本都是有着殊途同归的效果的,均是为了满足明朝统治者巩固皇权的初衷所设。
宦官专权剧照示意图
结束语
至于宦官专权的结局,其实也仅仅只是明朝统治者在实现“巩固皇权”的初衷之时,所不可避免的弊端罢了。
毕竟从上面这些案例中不难看出,明朝历代统治者对于宦官的应用,大多数都是用在了对官僚集团以及政治机构的管理和制衡上面。而既然要压制,那么就要比所赋予的官僚集团或政治机构的权力更大才行,否则人微言轻,说的话又有谁会听呢?
所以也就出现了因宦官所获得的权力过大,从而导致权力失衡,宦官专权的情景也就这么顺其自然的出现了。
但相比于官僚集团权力过大所可能造成的皇权旁落的严重后果,最起码宦官在专权后对皇权所产生的影响并不大,或者可以说是宦官狐假虎威,是借皇帝的名号在代行皇权,这两者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明世宗画像
就好比明朝嘉靖年间,明世宗自登基伊始就开始大刀阔斧的实施改革,“御近侍甚严,有罪挞之至死,或陈尸示戒”,对宦官势力大为打击,使得日益骄横的宦官集团在明世宗执政时期人人自危,各个安分守己,恪守自己的本分,并无过分逾越之举。——《明史·宦官一》
继而也就形成了一种“故内臣之势,惟世宗朝少杀云”的局面,终其一任,更是几乎没有出现过宦官专权的现象,这也就从侧面向我们证明了宦官专权之后的可控性属实是要高于权臣擅权的。——《明史·宦官一》
毕竟明世宗在整顿内阁之时,先通过“大礼议”挑选到了可用之臣“张璁”,然后又是听“张璁”建议提升内阁权力,使其更加完善,而后逐渐达到一种“压制六卿”的程度,使内阁位列六部之上。
最后更是重用“张璁”,使其打破了原本内阁大学士同级而处的格局,形成了一种“孚敬还内阁,事取独裁,时不敢有所评议”的场景。——《明史·列传第八十一》
历时多年,明世宗才在历尽曲折之后,达到了凭借控制“张璁”一人就能实现控制“内阁”及群臣百官的效果。很显然,与明世宗整顿“内阁”的这般曲折相比,控制宦官要轻松的多不是吗?
明朝官员上朝漫画插图
既然如此,如果你是明朝的统治者,你又会怎么选择呢?是选择任由官僚集团的权力迅速膨胀,自己却很难压制,甚至是无可奈何;还是选择以宦官专权为代价,从而换取官僚集团的被压制呢?相信有很多人都会选择后者吧!
明朝的统治者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这才有了终明一代,虽然接二连三的出现宦官专权事件,但明朝大多数的统治者却依旧选择重用宦官的现象发生,属实是因为宦官对明朝历代统治者巩固皇权这方面具有着极为特殊的积极意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