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酶 其特点是

2020-10-05知识5

基因工程研究中需要哪几类酶,这些酶各有什么作用? 用于基因工程的工具酶一,限制性内切酶(Endonucleosase)(一)限制性内切酶(Endonucleosase)的发现与分类1)50年代初发现细菌能将外来DNA片段在某些专一位点上切断,从而保证其不为外来噬菌体所感染,而其自身的染色体DNA由于被一种特殊的酶所修饰而得以保护,这种现象叫做限制-修饰,它们由三个基因位点所控制:hsd R,hsd M,hsd S,十年后,人们搞清了细菌的限制与修饰分子机理:hsd R-限制性内切酶hsd M-限制性甲基化酶hsd S-控制两个系统的表达1968年Smith等人从流感嗜血杆菌株中分离出两个类内切酶,Hind II和Hind III,为基因工程技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分离出400余种II类酶,搞清识别位点的有300种,商品化的约有一百种,而实验室常用的有二十种.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分为三大类:I类 能识别专一的核苷酸顺序,并在识别点附近切割双链,但切割序列没有专一性.II类 识别位点(回文序列)严格专一,并在识别位点内将双链切断III类 识别位点严格专一(不是回文序列),但切点不专一,往往不在识别位点内部.因此在基因工程中具有实用价值的是II类限制性内切酶.(二)II类限制性内切酶的命名及特性命名原则:取属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取种名的前两个字母小写,构成基本名称。.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限制酶有何特点 能够识别特定碱基序列能够在特定的靶点剪切

为什么在在基因工程中使用限制酶不是将目的基因从 不可能用限制酶从基因组中获得目的基因。首先目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拷贝数一般都很少,多数只有一个。一大管基因组中只有一丁点目的基因。其次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太短,难以保证除了目的基因以外庞大的基因组中没有其他可以识别的位点。所以都是先通过PCR的方法把目的基因扩增,然后连接到比基因组小得多且酶切位点已知的质粒上,再用限制性酶切割就能保证只切到目的基因。

关于基因工程中的自身环化,为什么限制酶不同就可防止 Ⅰ(1)质粒分子经SmaⅠ切割前,为环状DNA,无游离磷酸基团;切割后,会断裂2个脱氧核苷酸(CG)之间的磷酸二酯键,露出2个游离磷酸基团.(2)插入的SmaⅠ酶切位点越多,。

#生物技术#基因合成#基因工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