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天文”指_,“人文”指_。 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的意思

2020-10-05知识9

“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天文”指_,“人文”指_。 天文指的是自然规律人文指的是人伦社会规范

“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天文”指_,“人文”指_。 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的意思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什么意思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意思是:通过观察天地运行的规律,以认知时节的变化;通过注重伦理道德,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出自《周易》。《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扩展资料:周易作者简介:文王,专指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在位5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周文王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收附虞、芮两国,攻灭黎(今山西长治)、邘(今河南沁阳)等国;建都丰京(今陕西。

“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天文”指_,“人文”指_。 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的意思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什么意思?

“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天文”指_,“人文”指_。 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的意思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话出自那是什么意思 出自—周文王·姬昌所著的《周易》之《贲卦·彖传》。意思是观察天道运行规律,以认知时节的变化。注重人事伦理道德,用教化推广于天下。原文: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译文:天生有男有女,男刚女柔,刚柔交错,这是天文,即自然;人类据此而结成一对对夫妇,又从夫妇而化成家庭,而国家,而天下,这是人文,是文化。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治国家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明耕作渔猎之时序;又必须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以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等级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大化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1333431353961”。扩展资料: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

#人文#姬昌#天文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