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金融机构外部审计管理办法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区别?

2020-10-05知识5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处理问题方法不同么? 以前在四大做外部审计,现在在一家国企做内部审计,只有我一个人,略显单薄,有时候对会计处理有了争议觉…

金融机构外部审计管理办法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区别?

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的第三章 任职资格审核与管理第十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行根据金融监管责任制对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实行分级审核、分级管理,并及时报上级行备案。(一)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负责审核或取消以下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1、政策性银行法人机构;2、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法人机构;3、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人机构;4、股份制商业银行法人机构;5、住房储蓄银行;6、属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监管的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7、境外中资银行类金融机构。(二)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营业管理部负责审核或取消以下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1、政策性银行一级、二级分支机构;2、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一级、二级分支机构;3、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支机构;4、股份制商业银行分行、总行营业部、直属支行;5、城市商业银行法人机构;6、城乡信用社市(地)联社;7、属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营业管理部监管的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三)中国人民银行中心支行负责审核或取消以下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1、政策性银行二级以下分支机构(不包括二级分行);2、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二级以下分支机构(不。

金融机构外部审计管理办法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区别?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区别与联系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联系:与外部审计相比,共同点为掌握基本的财务审计技术,审计结果可能存在相互借鉴。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总体目标是一致的,两者均是审 计监督体系的有机组成部门。内部审计具有预防性、经常性和针对性,是外部审计的基础,对外部审计能起辅助和补充作用;而外部审计对内部审计又能起到支持和指导作用。由于内部审计机构和外部审计机构所处的地位不同,它们在独立性、强制性、权威性和公证作用方面又有较大的差别。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区别:1、独立性不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内审人员履职时免受威胁,另外一方面指审计组织机构的独立,即与董事会的汇报关系的独立。相比外部审计常用的《独立审计准则》,因两者的目标不同和服务对象不同,导致两者独立性不相同。2、两者的审计目标不同。外部审计的目标常常受到法律和服务合同的限制,如常见业务—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财报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评价,而内部审计的目的是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3、两者关注的重点领域不同。外部审计的关注重点领域受到法律和合同的指定,例如财务报表审计中,外部审计主要侧重点是会计信息。

金融机构外部审计管理办法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区别?

银行业金融机构外部审计监管指引的第二章 审计委托 第四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委托具有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和声誉良好的外审机构从事审计业务。对合格外审机构的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因素:(一)在形式和实质上均保持独立性;(二)具有与委托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业务复杂程度等相匹配的规模、资源和风险承受能力;(三)拥有足够数量的具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审计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具备审计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专业胜任能力;(四)熟悉金融法规、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及流程、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各种风险管理政策;(五)具有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六)具有良好的职业声誉,无重大不良记录。第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完整保存委托外部审计机构过程中的档案,银行业监管机构可以对上述档案进行检查。第六条 外审机构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宜委托其从事外部审计业务:(一)专业胜任能力、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审计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明显不足的;(二)存在欺诈和舞弊行为,在执业经历中受过行政处罚、刑事处罚且未满三年的;(三)与被审计机构存在关联关系,可能影响审计独立性的。

银行业金融机构外部审计监管指引的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外部审计对银行业监管的补充作用,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经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以及外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本指引所称外部审计是指外部审计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年度财务报告审计;外部审计机构是指接受银行业金融机构委托对其进行外部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外审机构。本指引所称银行业监管机构,是指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第三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委托外审机构的相关规章制度。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对外部审计负最终责任。

试读结束,如需阅读或下载,请点击购买>;原发布者:ythy12345银行外部审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充分发挥外部审计对银行的监督作用,促进银行稳健经营,根据银监会发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外部审计监管指引》,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外部审计是指外部审计机构对银行的年度财务报告审计;外部审计机构是指接受银行委托对银行进行外部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外审机构。第三条监事会负责外部审计委托事宜,监事会办公室为牵头部室,银行董事会对外部审计负最终责任。第二章审计委托第四条外部审计机构准入。要委托具有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和声誉良好的外审机构从事审计业务。外审机构的准入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因素:(一)在形式和实质上均保持独立性;(二)具有与银行金融机构资产规模、业务复杂程度等相匹配的规模、资源和风险承受能力;(三)拥有足够数量的具有金融机构审计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及专业胜任能力;(四)熟悉金融法规、业务及流程,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各种风险管理政策;(五)具有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六)具有良好的职业声誉,无重大不良记录。第五条委托外部审计机构过程中的档案由监事会办公室整理、汇总,归档保存。第六条外审。

银行业金融机构外部审计监管指引的第五章 与外审机构的沟通 第十六条 银行业监管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审机构应当适时举行双方或三方会谈,及时交流有关信息。第十七条 外审机构根据审计准则向银行业监管机构报告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情况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阻挠:(一)严重违反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或章程;(二)影响持续经营的事项或情况;(三)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四)管理层有重大舞弊行为;(五)决策机构内部发生严重冲突或关键职能部门负责人突然离职。第十八条 银行业监管机构应当鼓励外审机构依法根据审计准则开展外部审计,并纠正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外部审计质量存在严重负面影响的行为。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一、内部审计是指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的使用了资源,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二、外部审计是指独立于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外的国家审计机构所进行的审计,以及独立执行业务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进行的审计。三、联系:两者共同点为掌握基本的财务审计技术,审计结果可能存在相互借鉴。四、区别:1、独立性不同根据II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于2011年发布的IPPF内部审计实务框架第1100、1110章节,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内审人员履职时免受威胁,另外一方面指审计组织机构的独立,即与董事会的汇报关系的独立。相比外部审计常用的《独立审计准则》,因两者的目标不同和服务对象不同,导致两者独立性不相同。2、两者的审计目标不同。外部审计的目标常常受到法律和服务合同的限制,如常见业务—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财报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评价,而内部审计的目的是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3、两者关注的重点领域不同。外部审计的关注重点领域受到法律和合同的指定,例如财务报表审计中,外部审计主要侧重点是会计。

#审计准则#审计质量#内部审计#金融机构#审计目标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