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出塞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出塞王之涣后两句诗表达了什么

2020-10-05知识17

王翰和王之涣《凉州词》都是名篇绝唱,谁更胜一筹? 很多人都写过凉州词,然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王翰与王之涣的。《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非诗题,是凉州等边塞地区一带流行的曲调名,慷慨悲歌,很多诗人喜欢填写新词。都是七绝,都是诗人久负盛名之作。王翰撷取的是戍边将士欲赴沙场,痛饮狂歌的画面,王之涣更像个摄影师,从远而近,镜头对准了边塞雄浑苍凉的背景。王翰的诗胜在格调,豪放乐观中又不免悲壮沉郁。开篇即是盛大的宴会,热闹绝伦,激情四溢,葡萄美酒,精美的夜光酒杯,还有豪爽的推杯换盏畅快痛饮的人群,丝毫与战争死亡无关,然而,酒饮歌尽,是沙场征战,几人可回的残酷与悲壮。所以这是将士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豪情满怀,悲壮慷慨。王之涣的诗胜在意境,孤城雄浑壮美却又苍凉寂寥。黄河汹涌逶迤得如巨龙穿梭云间,群山高耸中是一座孤城,宣告他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的气势,却又免不了被世人遗忘的可怜。高傲的城池响起悲凉的柳笛声,那是戍边将士夜深人静无法抑制的乡愁。王翰的诗,以豪壮的爱国情摄人心魂。宴会的肆意纵情,热闹无比的背后。

出塞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出塞王之涣后两句诗表达了什么

《出塞》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 表达了诗人希望和平的情感.

出塞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出塞王之涣后两句诗表达了什么

尤笛何须问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是谁的诗,什么意思? “羌笛何须问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这出自盛唐时期的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全诗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实为借春风不及玉门来暗示边疆战士的内心感受。两句诗承上启下,既烘托了全诗的氛围,又为下句做了铺垫。所以应该解释为玉门关内还没有春的气息。羌笛为何吹起《折杨柳》呢?言下之意即是对朝廷的不满。

出塞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出塞王之涣后两句诗表达了什么

出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出塞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让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思想感情。

比较王翰和王之涣的 凉州词 相同之处:都2113属于描写边塞的诗不同之处:主要内5261容不同、表达4102的思想感情不同、写作背景不同一、主1653要内容不同1、王翰《凉州词》: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抓住边塞风光景物的特点,抒写边关将士们夜闻笳声而触动的思乡之情。2、王之涣《凉州词》:写一位边地首领到唐朝来求和亲而未能如愿,通过描写其行动与心理,从侧面烘托唐朝国势的强盛。二、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1、王翰《凉州词》:表达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2、王之涣《凉州词》:借突厥首领求和亲的失望而回反映了唐朝的强大,表达了民族自豪感。三、写作背景不同1、王翰《凉州词》:唐开元九年(721年)张说入朝为相,在张说荐引下,王翰即于本年或次年上半年入朝任秘书正字之职,又擢驾部员外郎。张说当时不但在政治上居宰相之位,而且是一个有成就的诗人,在文坛上俨然是一宗主,尤重词学之士。2、王之涣《凉州词》: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

王昌龄《出塞》的 1 从秦到汉几百年边关战火不断2 浩渺广阔的时空和气氛,展现出战争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灾难3 人民对平息战争的美好愿望,边关能有有作为的良将镇守边关4 委婉含蓄的表达作者对于朝廷不善用人,边将无能的不满;对时局安危的关切和希望战事停歇的美好愿望.

#读书#战争#王之涣#出塞#王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