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怎么理解“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小细节书写大历史

2020-10-05知识7

如何理解“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句话? 举例而言,如何看待秦始皇、汉武帝、成吉思汗、忽必烈、康熙等历史人物。如何看待日本大幅度篡改历史教科…

怎么理解“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小细节书写大历史

历史是谁书写的,如果是胜利者书写的,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历史? 为了学习成功经验(笑)。然而这个问题的前提“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观点就比较偏颇—1、历史不全是…

怎么理解“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小细节书写大历史

既然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那正史还有可信度吗? 人们常说“成王败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是事实。胜利者的态度和观点主宰着主流的历史文本,对自己有利的大张旗鼓宣扬,对自己不利的干脆不说或者避重就轻,甚或把历史当成“一个任人打扮的女孩子”。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并非正史就没有可信度,其理由如次:其一,求真精神是史官传统。秉笔直书是史官的职业标准和要求,从这一传统从司马迁开始就已经形成了。司马迁作为胜利者汉朝的“太史公”,他所撰写的《史记》体现着兼容并包的求真精神。例如,他对失败者项羽的描写,书里行间充满着“悲剧式英雄”叙说;而对一些刘姓皇帝皇室的劣迹也不乏揭露和讽喻;还给予陈胜、吴广这些政治上并不成功者以较高地位。在史记中,我们没有看到司马迁对政治上的失败者给予道德上的“污名化”,对胜利者也没有天花乱坠的胡乱吹捧。这种求真和宽容的历史书写精神赓续千古,成为一种传统。又如《明史》,由清朝官修,但我们仍可看到某种对失败的前朝人物的相对客观公允的叙述和评价。其二,胜利与失败是相对的。任何团体、任何集团抑或某种运动,其胜利和失败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所谓正史的钦定者,都只是历史的匆匆过客,体现胜利者意志和喜爱的“正史”,它的局限性。

怎么理解“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小细节书写大历史

怎么理解“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历史上有哪些通过细节识人的精彩案例? 有一天,杜聿明到郭汝瑰家里做客。杜聿明去了以后,发现郭汝瑰住的房子很一般,而进去之后,看到对方家里的沙发上打了补丁。杜聿明一看,这不对啊,怎么这么清廉啊,郭汝瑰也是高级将领,他如果要弄点钱,不要太容易。为什么沙发都打补丁呢?他很快得出一个结论,这个郭汝瑰是个共产党。杜聿明跑去跟蒋介石报告,说这个人可能有问题,是个共产党,因为这个人不好色,又不贪财,家里的沙发都打了补丁。蒋介石一听,大怒,娘希匹的,老子手下就不能出两个不贪财的将领,不贪财的就一定是共产党。你少给我挑拔离间。那郭汝瑰到底是不是共产党呢?这是个谜。到了杜聿明去逝前,那已经是八十年代了,杜聿明生了重病,郭汝瑰去看他。杜聿明抓住郭汝瑰的手,说:“我最后再问你一次,你当时是不是共产党?结果,郭汝瑰说:我们是属于政见不同。当时到底是不是呢?这个问题很难解释。首先,郭汝瑰是黄埔军校第五期学生,1928年就秘密加入了共产党,后面曾经策划暴动,因为受了伤,被自己的党兄送到日本读书加养病,这一来,就跟党组织脱离了联系。回来后已经是1931年,又考到了中国陆军大学,再一次成为蒋介石的学生。这期间,同样跟组织没有联系,直到1945年,那时候,他已经是国民党。

如何评价徐树铮? 历史发展虽是独立的但记录是由人书写的,自然会掺杂一些个人、时代的因素在里面,诚然徐树铮有功但他的功劳与汉武唐宗相比还是差了许多,都说秦始皇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外形,汉武帝塑造了中华民族的肌理,汉族之名也因汉武帝的强势表现汉成为华夏民族的代称,唐朝盛世的开启是由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为始也,现如今唐人街也成为海外华人居住的代称,汉唐两个朝代汉武帝与唐太宗是绕不过的坎,也是后人自信的来源,这样的不世之功不说徐树铮难比,历史上能相提并论的也寥寥无几。观徐树铮之功最大的莫过于迫使外蒙古无条件撤销自治,回归中央管辖,而不是中国仅享有宗主权的空名。收复外蒙古,维护领土统一也称得上是极大之功,可惜最终的胜利果实并没有保有住,外蒙古还是脱离了中国的统治。民国之乱无所谓对与错,徐树铮效忠段祺瑞也是各为其主,所以至于他其它之功在后人看来也只是为了维护皖系的利益而已,最终随着皖系退出历史舞台,徐树铮也慢慢被人遗忘,以至于现如今提起徐树铮知道的人寥寥无几。或者是再说白一点历史上像他这样的人有很多,自然就没必要在史书上大书特书了。

司马迁写了《史记》,他是怎么知道几千年以前的事情的? 就像我们怎么知道几千年前的事情一样,司马迁也是如此,只不过司马迁比我们更近一步或者说比我们接触的更多一些。司马迁他们一家世代为史官,作为史官自然可以接触国家档案资料,要知道当初刘邦攻破咸阳城后,萧何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查封秦朝的地形,法令,户籍等图书档案,若是没有这些东西,汉朝想汉承秦制都没有可依据的范本。而这些资料,司马迁作为史官自然有资格查看。其次除了国家档案之外,司马迁对先秦著作也是广泛采纳,比如《尚书》、《国语》《春秋》等等司马迁都曾引用过,这点在史记中可以明显得知,举个简单例子司马迁在写《五帝本纪》时说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其三在了解司马迁生平时,司马迁曾说过他为了写史记曾广游名山大川,探访史迹遗存,这些也为他写史记提供资料。最后司马迁在游历之余,也要和当地人交流探讨,这些当地流传的史料,司马迁在听闻之后也会辨别拾取,比如司马迁在写自序时说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无不说明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参考了当地人所说的史料。当然司马迁毕竟不是完人,他参考的资料也许有所偏差,不过相比于两千年后的我们,司马迁与以前的时代更近一些,可能一些资料流传到了司马迁时代而没有就传。

如何看待有人说“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这种说法? 历史是公正的,纵观全球,歪曲历史的都是这些邪恶政权,歪曲历史,虽然起到可以一时扼杀了自己的罪恶、蒙骗人民,但是,历史是人民书写的,时间终会还原历史的真相。

#史记#历史#汉武帝#汉朝#离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