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如何辨别宋代建盏和现代仿品? 几百年前的建盏老盏图片

2020-10-05知识6

如何辨别宋代建盏和现代仿品? 这个问题很专业,但对收藏行家来讲也很简单。首先看型宋代建盏极为古朴敦厚,大多一眼看就手工痕迹,大部分失圆,口沿处厚薄不匀。二看釉光及发毫,釉光莹润,不刺目,发毫连续性好,有层次,不是浮于表面。三看胎釉结合处的窑火变化,一般有多个色阶如褐,蓝,黑等且有厚积釉和棕针小洞。四看底足露胎,修是爽利而底心浅,胎呈铁黑,铁褐色,必须有粗砺的颗粒感,肉眼看上去油润之下有土黄沁附着分布。五,掂重,应有明显的压手感一般在220克到280克之间。六,口沿流釉后呈黄褐色干口,不太光滑且有干裂表现。七,如有千年窑膜(一种黄白色的塑料薄膜状自然分布),必老无疑!

如何辨别宋代建盏和现代仿品? 几百年前的建盏老盏图片

断烧数百年,建盏为何能重获世人青眼?

如何辨别宋代建盏和现代仿品? 几百年前的建盏老盏图片

几十块钱的建盏有毒么? 没有毒的。建盏为口大2113底小,有的形如5261漏斗;且多为圈足且圈足较浅,足4102根往往有1653修刀(俗称倒角),足底面稍外斜;少数为实足(主要为小圆碗类)。造型古朴浑厚,手感普遍较沉。建盏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每类分大、中、小型;小圆碗归入小型敛口碗类。撇沿束口,腹微弧,腹下内收,浅圈足,口沿以下约1—1.5厘米左右向内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作用在于斗茶时既可掌握茶汤的分量,又可避免茶汤外溢,该凹槽俗称“注水线”。此类碗腹较深,器型整体较饱满,手感重;常见中、小型器,中型器比例较高,为建盏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建盏之一,出土或传世品最多。扩展资料:建盏的相关情况:1、“建窑”出产的黑釉瓷器—建盏一度经海上丝绸之路热销海外。宋代之后,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建盏烧制技艺失传数百年。2、在当地政府和陶艺工匠的努力下,建盏烧制技艺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些失传已久的建盏烧制技法和釉面品类逐渐被复原。3、通过查阅古代文献、搜集古建盏碎片,运用现代科技检测出碎片中各元素含量,并不断调整、摸索瓷胎和釉面成分的熔解温度和化学反应时机。

如何辨别宋代建盏和现代仿品? 几百年前的建盏老盏图片

宋代水吉窑老建盏存世量到底有多少? 水吉窑在福建省建阳县水吉镇,所以叫水吉窑,也叫建窑。水吉窑的主要产品是碗、盏等,我们把水吉窑生产的盏称之为建盏。这种建盏非常稀少,存世量不多,日本人特别喜欢这种建盏,在日本反而多见。第一水吉窑瓷器的釉面。水吉窑瓷器釉面多为黑色或者浆褐色,在高温烧造下,釉子中的铜分和铁分子开始氧化,形成了像兔毛一样的条状结晶,这就是非常著名的产品“兔毫盏”。釉面特征除兔毫外还有指印斑、油滴斑、鹧鸪斑等纹釉的瓷器。第二造型和胎质。水吉窑瓷器造型碗、盏较多,烧制地点主要在福建的建瓯、光泽、福清、南平等。建盏多出现和当时宋代“斗茶”风尚紧密相连,因而成为宋代非常流行的品种之一。第三是水吉窑盏还有个名字叫“天目”。民国期间收藏家们争先恐后的收藏水吉窑盏,有的人收藏到了,别人他从哪里收藏到的,他说从浙江的天目山,因而很多人把油滴建盏叫做“天目”。总的来说水吉窑瓷器存世量少,十分珍贵。谢谢阅读!请评论!

建盏失传了几百年的东西!最近几年才开始复烧!现在冒出这么多传承人是怎么来的? 现在不光有很多正宗的传承人,并且有很多号称40.~60年代的建盏,你说可笑不?建盏好不容易从79年开始恢复烧制,至今短短三四十年,已经混乱无比,已经市场上太混乱了!认识一个自称是到处收老东西的人,在微信上卖建盏(当然也卖其他产品),每一次卖盏都介绍说5060年代老盏,我曾经和他聊过我说您的盏不是1980后就是1280年前的货,肯定不是5060后的东西!他说这绝对是56十年代的老货,其中还有刻着“御供”的,。他把这个玩意当成了景德镇老厂货了!卖的还真的不错,不过他的盏把大部分都是手工制作,价格也不贵,购买者还是不算上当的!偶尔确实有老货,我就从他手里300大元买了一只宋盏,他还说老哥,这个可是真的50年代的,真的是从客家老人手里收的!当时就看器型,胎体,釉色都是历史感强烈,还有那迷人的开片(新盏也有开片,但是绝对是不一样的感觉),我断定是老盏,事实证明我是对了!可惜了我人在四川,盏放在山东,无法拍照片。有点扯远了…我觉得,建盏如果再不规范和整顿,也会像1280年后渐渐消失,即便不消失,也会烂大街的。

现在的建盏真的和宋代的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宋代建盏,主要是福建建阳水吉建窑出品,当地,土质为一种极富含铁的红土,含铁约8%一15%,而其他窑口含铁量较高的,也就3%左右!宋代建建盏胎质中因含铁量高,所以,被称为“铁胎”,烧成后,多呈铁红色,灰黑色或黑色!而现代建盏,因没有多时的红土,多刷铁水仿造“铁胎”,或因含铁量达不到古代,因此,烧结后呈浅灰色!再者,造型有区别,现代造盏人即使是大师级人物,也很难达到宋代的古朴古韵!其次是窑火不同,现代多电火,气火,因而,烧造建盏窑变不够丰富,窑火微妙变化也不够玄奇,加之,釉水配料不尽相同,所以,铁质析晶及窑火信息不尽人意,也无上天点化,综上种种,得出的结论是:现代建盏规整有余而古韵不在,然宋建盏是古意昂然更千年延续…

#宋朝#一建#陶瓷#斗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