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G:万有引力常量单位为什么是N·m^2kg^2(牛顿平方米每二次方千克).根据公式来的么? 万有引力常量单位可以表示为

2020-10-05知识8

G:万有引力常量单位为什么是N·m^2/kg^2(牛顿平方米每二次方千克).根据公式来的么? 嗯,万有引力公式:F=G*[(Mm)\\R^2],G是万有引力常量,F代表万有引力,单位牛顿,M和m是两物体质量.单位千克,R是物体间(质量中心)距离,单位米.这样推算出来G的单位.

G:万有引力常量单位为什么是N·m^2\/kg^2(牛顿平方米每二次方千克).根据公式来的么? 万有引力常量单位可以表示为

万有引力常量的国际单位 万有引力常量约为G=6.67x10-11 N·m2/kg2首先让我们回到牛顿的年代,从他的角度进行一下思考吧.当时“日心说”已在科学界基本否认了“地心说”,如果认为只有地球对物体存在引力,即地球是一个特殊物体,则势必会退回“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而认为物体间普遍存在着引力,可这种引力在生活中又难以观察到,原因是什么呢?当时有一个天文学家开普勒通过观测数据得到了一个规律:所有行星轨道半径的3次方与运动周期的2次方之比是一个定值,即开普勒第其中m为行星质量,R为行星轨道半径,即太阳与行星的距离.也就是说,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正比于行星的质量而反比于太阳与行星的距离的平方.而此时牛顿已经得到他的第三定律,即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用在这里,就是行星对太阳也有引力.同时,太阳也不是一个特殊物体,它和行星之间的引力也应与太阳的质量M成正比,即:用语言表述,就是: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就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如果改其中G为一个常数,叫做引力常量.应该说明的是,牛顿得出这个规律,是在与胡克等人的探讨中得到的.

G:万有引力常量单位为什么是N·m^2\/kg^2(牛顿平方米每二次方千克).根据公式来的么? 万有引力常量单位可以表示为

万有引力常量G的单位是什么? F=ma所以 N=kg*m&源百47;s2 代入度 N·m2/kg2得 N·m2/kg2=kg*m/s2*m2/kg2=m3/kg·s2

G:万有引力常量单位为什么是N·m^2\/kg^2(牛顿平方米每二次方千克).根据公式来的么? 万有引力常量单位可以表示为

关于万有引力常量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G的值是由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的,在不同星球上,G的数值一样,故A错误;B、在国际单位制中,G的单位是 N?m 2 kg,在不同的单位制中,G的数值不一样,故B错误,D正确;C、G的数值等于两个质量均为1kg可看作质点的物体相距1m时的相互引力,故C错误;故选:D.

关于万有引力常量单位 1N=1kg*m*s^(-2)这是1牛顿的定义1m^3/(kg*s^2)=1kg*m*s^(-2)*m^2/(kg^2)=1N*m^2/kg^2单位是可以直接像数一样乘除的

关于万有引力常量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F=GmMR2由m、M、R、F四个物理量的单位推导出G的单位,所以为N?m2/kg2,故A错误;B、由万有引力定律F=GmMR2可知,G=FR2Mm,当两个质量各1kg的物体,相距1m时相互吸引力的大小即为G的数值,故B正确;C、在不同星球上,G的数值均是一样的,故C错误;D、由万有引力定律F=GmMR2可知,G=FR2Mm,当用不同的单位制中时,G的数值不同.故D正确.故选:BD.

#万有引力常量#牛顿#万有引力公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