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因子有无异常的试验 考点:☆考点2:出血性疾病的常用止凝血障碍检查的临床意义;1.出血时间(BT)BT延长表示血管壁和(或)血小板异常,尤其在vWD时延长。2.血小板计数(PLT)减少提示特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增多提示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增多。3.凝血时间(CT)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CT和APTT延长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中某一个或几个凝血因子的缺陷,常用于血友病、vWD和因子Ⅺ缺乏症的首选检测试验。4.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是外源凝血系统的筛选实验,其延长表示外源性凝血系统中某一个或几个凝血因子缺陷。常见于先天性因子FⅡ、FⅤ、FⅦ、FⅩ缺乏症、肝脏病,也是口服抗凝剂的首选监测试验。5.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FG)指每升血浆中所含FG的量。减少提示低或无FG血症、DIC、肝脏病等,FG增多见于外科大手术、严重创伤、血栓性疾病等。6.凝血酶时间(TT)于待测血浆中加入凝血酶观察血液凝固时间。延长见于血浆中存在肝素或类肝素抗凝物质、纤维蛋白原减少和FDP增多。
凝血四项的检测原理,具体内容如下:1、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的测定PT,其原理是受检血浆中加有足量的凝血活酶和钙离子,测定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即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功能检查中的PT,FIB,APTT,TT各有什么意义 1、PT测定是外源性凝血系统较理想和常用的筛选试验。也可作为外源性途径及共同途径凝血因子的定量试验,同时,也可用于口服抗凝剂治疗的监控。PT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DIC,原发性纤溶症,VitK缺乏,肝病,口服抗凝剂、肝素和FDP等。PT缩短: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Ⅴ增多,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血栓疾病等。2、APTT用于体外人血浆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APTT测定是内源性凝血系统较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也可作为内源性途径凝血因子的定量试验,可检测除Ⅶ因子外的其他血浆凝血因子,特别是用于Ⅷ、Ⅸ、Ⅺ、Ⅻ和前激肽释放酶的测定。同时,APTT测定可用于肝素治疗监控。APTT延长:见于凝血因子Ⅱ、Ⅴ、Ⅷ、Ⅸ、Ⅺ、Ⅻ减低,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纤溶活力增强,抗凝物质存在(如血内肝素含量增加及口服抗凝剂),是监控肝素治疗的重要指标。APTT缩短:见于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塞、不稳定性心绞痛、脑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和肾病综合症等。3、FIB用于体外人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测定。FIB含量增高:见于糖尿病及其酸中毒,动脉粥样硬化,急性传染病。
PT试验是外源性凝血系统常用的筛查试验,反映了哪些因子的水平 正确答案:C 解析:凝血酶原时间(PT)是反映外源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PT的长短反映了血浆中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Ⅴ、Ⅶ、Ⅹ的水平。PT延长:①遗传性凝血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