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的格式 第一是运用了什么修辞,什么描写,把什么当做了什么第二是吧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意思写出来,把这句话的意义具体形象的写出来第三是写这句话在文中或者这段话中的作用写出来第四则是把作者先要抒发的情感描绘出来,例如对什么的喜爱之情,什么感情1.修辞:①夸张②比喻③拟人④反问⑤排比⑥对偶.2:修辞手法的作用3.词句表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现在在大学 高中 初中 都要做赏析句子的题,可要怎么做好这一类题呢?现在我教大家几种方法,以便面对这种题时找不到主题赏析句子的方法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例句1:“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眬欲睡似的。赏析:一个动词“吻”字,写出了海浪亲昵温柔的情态。例句2:“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赏析:“疯狂”、“汹涌”、“吞没”这些充满力度的词语,描绘出了大海勇猛无畏的性格。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
请问要原诗还是译文?希望我可以帮助你。无题 作者:【李商隐】年代:【唐】体裁:【七律】类别:【闺情】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赏析 赏析一 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赏析二 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的爱情诗。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两个\"难\"字包含了不同的意义,前一个\"难\"是写当初两人相聚的不易,有过多少思念追求;后一个\"难\"字则写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和离别后双方所经受的情感煎熬,可见这对恋人的爱情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和辛酸。第二句则写伤别之人偏逢暮春。百花盛开凭借的是春风之力,而春风力竭,则群芳凋逝。花尚。
社戏练习 《社戏》习题精选一、给加粗的字注音。归省()行辈()撺掇()()凫水()家眷()皎洁()纠葛()()棹()二、修改病句(1)夏天的鲁镇是游玩的好季节。(2)我们反复地好说歹说,最终总算把外祖母说服了。三、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_;淡黑的起伏的连山,_,_,但我还以为船慢。(1)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2)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3)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4)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A.1234 B.2134 C.3412 D.3124四、揣摩加线的词语,回答问题①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连用这几个动词对表现文章的内容有什么好处?②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姆指一翘,得意地说道…(被人偷了豆,六一公公为什么还要“感激”?五、根据课文内容,选出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A.小说写船头看戏的感觉,表现“我”对社戏的陶醉;写月夜归航的情景,表现孩子们欢快的心情和摇船的本领。B.小说的标题是“社戏”,这就点明了它的中心事件是“看社戏”,因此,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来写社戏的内容。C.课文成功地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
\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如何才能答道点上 我没有太多的学习经验,我也是高三的,平时语文不错,就说说我答题的感受吧?先是你要知道他在问你什么?是意境鉴赏还是表达手法?如果是意境,就分三步1,写了什么景,随便描写一下,“皎洁的月光,稀疏的梧桐。等等的句子。2,营造了什么意境,如,悲凉的秋景什么的。3,抒了什么情,如思乡,报国,就这些了。如果是表达手法,那就是些“情景交融”“多角度描写”“动静结合”“比喻,拟人”什么的,然后就一定要结合诗句,就算看不懂也要出现冒号!最后在总结下说作者这样写是为了抒发“思乡,报国无门”什么情感 明白?大胆的写,这样下来最多的1,2分表达分额~有一个博客,我还比较喜欢的,就是晓鹏新浪学习博客,博客中不只有语文的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的博文,还有语文各个方面的学习经验的总结,我觉得不错,我的同学也在学习,受益匪浅,你也看一下吧!
《希望》中的核心意象是什么? 据说,日2113本人最喜欢的中国唐诗有两首。一首是5261白居4102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一1653首是张若虚的长篇抒情诗《春江花月夜》。这首《春江花月夜》能够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国家民族限制,引发各个时代、各个阶层读者的欣赏共鸣,有一条比较重要的艺术经验是:当创立了全诗的核心意象后,就要围绕着这个核心意象去做足文章,让核心意象浸透诗情,让核心意象铺延画意,让核心意象生发哲理。文学史上的任何抒情精品,常常是让全篇的核心意象里具备、并充分发挥了诗情、画意、哲理这三个审美元素。月是这首诗的核心意象,在月的描写中抒发了人类共同的离别相思的情感。全诗36句,1—16句,从游子的角度写他看到的春江花月夜的各种景象,这些月色下的景物充满浓郁的情思;17—32句是从思妇的角度写她感触到的月下的生活环境,这些细节铺排渲染浸透了相思的哀愁。33—36句则从游子思妇共同的角度,再写月光下景色。可以说,月的核心意象经过这种多角度的艺术处理,已经厚厚地涂抹上了离别相思的诗情,因为是扣住月这个核心意象的离情别绪,可以说是把一种常见的男女双方相思的痛苦作了诗化、审美化的处理,又因为这男女双方的相思是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情感类别,。
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与孤鹜齐飞 类似这样很美的诗句 写作中常用到的 我的,看着还蛮好的,解释的也很详细.不知道合不合你用.哈哈一、正与侧的结合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通过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来写战争的惨烈。再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二、动与静的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抓住月亮移动月光变化的过程进行了多角度描写,这些诗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