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登池上楼》中,表达归隐想法的诗句是( ) 个人以为选C。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的意思是我仕进修德,却智慧拙劣;我退隐耕田,却又力量无法胜任。我退隐耕田实际意思是说自己颇有退隐之心,只是为形势所格,无法。
解释谢灵运登池上楼一诗并谈谈改诗的主旨及拖物抒怀的写法 全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他出任永嘉大守的矛盾心情,懊悔自己既不能像潜藏的虬那样安然退隐,又不可能像高飞的鸿那样声震四方,建功立业。第二层写他在病中临窗远眺。第三层写他的思归之情。前八句为第一层,主要写官场失意后的不满与当时矛盾的处境。魏晋南朝时代权力斗争激烈,仕途风波险恶,因此士族文人既有进取之志,又有企羡隐逸之心,而诗人所面临的,却是两者俱无所得的困境。诗一开头即由此下笔:“潜虬”一句喻深藏不露、孤高自赏的生活,“飞鸿”一句喻奋进高飞、声名动世的境界;下面两句说无论前者还是后者,自己都不能做到,深感惭傀。四句中,第三句紧接第二句,第四句远承第一句,诗意连贯而有变化。以上四句用形象的比喻写出自己的困境,但为何会这样,并未交代清楚,所以又有后四句把前四句加以落实。“进德”谓进取功业,施恩德于世人,与“飞鸿”一句相应。但虽有此志,却是才智不及。这句实际的意思,是说自己耿直守正,乃至受人陷害。“退耕”谓退隐田园,以耕作自资,与“潜虬”一句相应。但徒怀此愿,却是力所未能。以谢氏的富有,当然谈不上“退耕力不任”的问题。这句实际的意思,是说自己颇有退隐之心,只是为形势所格,无法实现。。
谢灵运的诗《登池上楼》中“园柳变鸣禽”的上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全文如下:《登池上楼》作者:谢灵运(南北朝)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池塘生春草」妙在何处? 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登池上楼》赏析? 登池上楼 谢灵运潜虬(qiú)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zuò)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kē)封空林.衾(qīn)枕昧节候,褰(qiān)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lán),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qí)伤豳(Bīn)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此诗是谢灵运做永嘉太守时写的,具有悬言诗的特点.描写久病初起登池上楼所见春色,抒发了诗人居官与遁世的矛盾心情.悬言诗流行于晋代的一种专门说理的诗歌.它平板典重,意蕴平淡而多理语,和哲学讲义差不多.诗的第一二句说,自己觉得惭愧,不能像鸿漂浮云端,不能像虬潜入深渊.意思是说自己既不能奋发有为,为世所用;也不能隐居山林,躬耕自养.第八九句是说即景生情,想起了《七月》和《招隐士》中的诗句,而感伤起来.而最后两句是说,难道只有古人能坚持高尚节操?今天的我已在验证“遁世无闷”的话了.总的来说,本诗表达的是诗人既想要为官造福社稷,又想要隐居山林无忧无愁的矛盾心情.
请问:玄言诗风对谢灵运的《登池上楼》一诗的影响。 一、写作背景《登池上楼》晋初,政局混乱,文人常借歌咏山水寄托超脱尘世的情志,这首诗即体现了这种创作倾向。池上楼,在永嘉郡(今浙江省温州市)。谢灵运是从宋武帝永初三年(四二二)的七、八月到第二年(文帝景平元年)的七、八月在永嘉任太守的。这首诗应是写在四二三年的初春。《登池上楼》是写诗人久病初起登楼临眺时的所见所感。前部分抒发官场失意的牢骚,中间描绘登楼远望所见到的景物,最后表达了怀人思归的情绪。诗中成功地描写了初春时节池水、远山和春草、鸣禽的变化,使人感到生意盎然。但从全诗的思想情调来看却有些低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这首诗可能是谢朓出任宣城太守,离开建业,路上经过三山时所作。诗中抒发了登山眺望时的思乡之情。三山:在今南京市西南长江南岸,上有三峰,南北相连。京邑:指建业(今南京市)。二、作家作品谢灵运(公元385—433年),小字客儿,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谢灵运仕刘宋时为永嘉太守,历任秘书监、侍中、临川内史。刘宋初期,谢灵运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并丰富了描写山水的技巧,使山水描写从附庸玄言诗到蔚为大观,演变成山水诗,开拓了中国诗歌史上一个崭新的题材领域。谢灵运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