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比干庙的由来作文 中国有几个比干庙?都在什么地方?相应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2020-10-05知识6

中国有几个比干庙?都在什么地方?相应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一座比干庙,坐落于河南卫辉的比干庙是重要的庙墓合一建筑群之一,是中国第一座含墓祭人之祠庙,称为“天下第一庙”。历史渊源与传说:“空心菜”是比干庙最有名的传说。。

比干庙(作文200,300字)

中国有几个比干庙?都在什么地方?相应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中国唯一的比干庙是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魏孝文帝因比干墓建的比干庙。比干庙位于河南省卫辉市城北7.5公里处的顿坊店乡比干庙村。比干庙是为了纪念商朝太师比干而建的,殷商末年,比干冒着杀身之祸,犯颜直谏,纣王恼羞成怒,剖腹取心,杀死比干,比干以死忠谏的壮举,赢得了人们的赞颂,作为历史上以死谏君的忠臣典范,比干死后,周武王为其封墓,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魏孝文帝因墓建庙,此后历代皇帝多有祭祀、封谥、或题诗或扩建,尊崇忠烈,使得比干庙的规模越来越大,文化积累越来越多,形成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观,现存建筑为明代的弘治7年(公元1494年)明孝宗皇帝重建,其庙院风貌座北朝南,为一长方形院落,有护墙环卫,庙宇宏敞,古朴壮观,四周柏林茂密,谨严而幽深,周武王铜盘铭载:“左林右泉,前岗后道,万世之灵,兹焉是宝”,堪称风水宝地。

家乡的比干庙500字满分作文 比干的墓冢很大,据说当时比干死后,一阵狂风(龙卷风)刮来,尘土飞扬,自然形成了一个墓·传说,这只是传说·比干的马,相传,比干死后,他的马也绝食而亡·忠烈啊·比干庙里最多的就是这种“板柏”每一棵柏树的树皮都是外翻的,可以看到树的“心”·

关于比干庙的作文400字 比干王子为中国历史中以死谏君的忠臣,称为“天下第一仁”。周武王封比干垄,垄为国神。北魏孝文帝因感念其忠心而建庙。现存留的建筑群为明代弘治7年重建。比干庙是重要的庙墓合一的建筑群,是中国第一座含墓祭人之祠庙,称为“天下第一庙”。庙宇宏敞,古朴壮观。整个庙宇的主体建筑由神道、照壁、山门、二门、碑廊、木坊、配殿、大殿等组成,总建筑面积达4.7万平方米。庙内保存着很多有着重要价值的文物古迹,其书法、雕刻、建筑风格都有很高的品位和历史价值。比干庙是1996年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构成集墓葬、庙宇、珍贵历史文物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比干墓为中国第一座有记载的坟丘式墓葬,墓葬以其历史悠久、布局完整、规模宏大、文化积淀丰富等特点,占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称为“天下第一墓”。比干庙内碑碣林立,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剑刻碑到清朝乾隆亲书e5a48de588b67a6431333337383361御碑,共64通,几乎含盖了我国历史上所有朝代。孔子剑刻“殷比干墓”碑,是迄今发现的唯一的孔子真迹,被誉为“天下第一碑”,北魏孝文帝的《皇帝吊殷比干墓文》相传为南北朝著名书法家崔浩书,为魏碑精品之上。清乾隆御书的《过殷太师墓有感》为端正的楷书。

比干庙(小学三年级作文) 例文2 我们好多人都有一句自己喜爱的名言,用来鞭策自己。而我心中铭记着这样一句话:“处处留心皆学问。在我们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一定能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平常的事情中获得知识。日积月累,这些知识就如粒粒沙子,堆成了小沙丘。当你遇.

【为什么比干庙仅对林姓游客免费???】知道的朋友解答一下 比干被认为是林姓的先祖,免费也是对其的一种尊重。

周记写一处比干庙美丽的地方200 比干庙碑廊内保存有大量历史文化珍品,真草隶篆等各类字体的历代名人石刻千姿百态,碑碣林立。比干是忠义精神的化身,是中国谏诤文化的代表者即“谏臣极则”。周武王在兵戈将熄之际,派大臣封比干之墓,题写铜盘铭;墓前古亭残碑上镶刻着“殷比干莫”四个字,据考证为孔子剑刻遗迹,为孔子传世唯一真迹。北魏孝文帝在危机四伏之中,两次亲临吊祭,创建庙宇,慨叹“胡不我臣”;其“吊比干文”碑,1963年列为省重点文物。这是一通集文学与书法价值很高的石刻珍品。文内颂扬了比干“千金岂其吾珍兮,皇与宝余所中”的爱国主义节操。历代金石集录多有收载,素与洛阳龙门二十品齐名。唐太宗在戎马倥偬之时,祭祀封谥,疾呼“惜善爱仁”;乾隆皇帝虽享受着太平盛世,但在内心深处,渴盼臣子能像比干一样“披沥以陈,甘于殒弃”…乾隆御碑为乾隆帝遗世唯一一通正楷碑,林氏姓源碑为研究林氏起源、分布、社会演变提供了重要实物。在民间,人们视比干为公平正义的象征,尊其为文财神、文曲星,世享馨香。另外,比干还是裘皮行业的始祖。姓氏血缘中,萧钟叶尤沈林六籣同堂,王孙辜(上比下干)纪柴林 历代官祭和民祭形成了丰富的祭祀习俗。祈福避禳、求财问禄,浓郁的财神信仰,。

比干庙对联是是什么 比干庙应当有很多,不知是哪个?河南卫辉的比干庙有对联:主德谏难回,当此亲离众叛,欲尽如微子去,箕子奴,无以激亿万人忠贞之气;臣心剖不死,即此血溅魂飞,且将以。

请高人指点新乡比干庙里的石碑上的字是什么意思? 您说的应该是墓碑亭。亭内竖立一块心形残碑,上刻“殷比干莫”,落款“宣圣真笔”,为乾隆皇帝所书。这是孔子剑刻碑。相传孔子周游列国时,来到比干庙,他非常崇敬比干,拔出佩剑以大地为土,有意省略“墓”字下的“土”字,寓意比干是大地的儿子。后来,一位不学无术的县令,以为孔圣人一时疏忽,竟有这笔下之误,遂命手下人在“莫”字下添刻一个土墩儿。不料这画蛇添足之举,竟引来晴天霹雳,一声炸雷轰掉了“土”字,至今碑上仍留有雷痕。这只是人们出于对比干和孔子的崇敬编的神话而已,其实墓、莫二字在春秋时期是通用的。有人对此碑的真实性存在怀疑,因为在孔子的时代,文字多为籀文(即大篆),而这四个字却笔画粗硬,气势凝整。不过,文字的演变不应绝对划分顺序,况且是挥剑为书,只能削繁为简,所以,“殷太师莫”剑刻书应是孔子遗墨中的精品。根据专家鉴定,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惟一一处孔子真迹,故称“天下第一碑”。

#文化#国学#比干#孔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