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同时效度 效标效度的基本分类

2020-10-05知识4

什么是信度和效度 ? 一、信度分析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是指采用同一方法对同一对象进行调查时,问卷调查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即测量工具(问卷或量表)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的事物或变量。信度指标多以相关系数表示,具体评价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稳定系数(跨时间的一致性),等值系数(跨形式的一致性)和内在一致性系数(跨项目的一致性)。信度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1、重测信度法同样的问卷,对同一组访问对象在尽可能相同的情况下,在不同时间进行两次测量。两次测量相距一般在两到四周之内。用两次测量结果间的相关分析或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方法,评价量表信度的高低。2、折半法。折半法是将上述两份问卷合成一份问卷(通常要求这两份问卷的问题数目相等),每一份作为一部分,然后考察这两个部分的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性。3、折半信度法折半信度法是将调查项目分为两半,计算两半得分的相关系数,进而估计整个量表的信度。折半信度属于内在一致性系数,测量的是两半题项得分间的一致性。这种方法一般不适用于事实式问卷(如年龄与性别无法相比),常用于态度、意见式问卷的信度分析。在问卷调查中,态度测量最常见的形式是5级李克特(Likert)量表。进行折半信度。

同时效度 效标效度的基本分类

效度的计算方法有()A.表面效度B.内容效度C.同时效度D.预测效度E.结构效度 正确答案:ABCDE

同时效度 效标效度的基本分类

测验目的从逻辑上分析,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的主要差别是(A)A.测验目的 B.测验内容 C.测验方法 D.效标获得的时间

同时效度 效标效度的基本分类

效标效度可分为()。A、相容效度 B、区分效度 C、同时效度 D、预测效度 参考答案:C,D

效标效度的基本分类 根据2113搜集效标的时间,可以将效标效度分为5261预测效度和同时效度。1.同4102时1653效度同时效度的效标资料是与测验分数同时搜集的。例如大学入学考试可以用中学成绩作效标。同时效度常用的效标是在校的学业成绩、教师的等级评定、临床检查等。2.预测效度预测效度的效标资料需要过一段时间才可搜集到。此种效度对人员的选拔和安置工作非常重要。常用的效标是专业训练的成绩、实际工作的表现等。1.效标所谓效标指的是衡量测验有效性的外在标准,通常是指我们所要预测的行为。可以用来作为效标的变量有很多。效标可以是连续变量(如分数),也可以是分类变量(如 职业);可以是然的现成的指标(如产量、薪水),也可以是人为设计的指标(如课堂测验);可以是主观评判,也可以是客观测量。归纳起来,常见的效标主要有学业成就、等级评定、临床诊断、特殊训练成绩、实际工作表现、对团体的区分、其他测验成绩。2.效标测量阿斯汀(a.w.astin)将效标分为观念效标和效标测量。观念效标是一个概念,效标测量则是对观念效标的数量化。例如:对于大学入学考试来说,我们感兴趣的是“大学学习的成功”,这是观念效标,而大学的学习成绩,则是效标测量。如果无效标。

什么是同时效度? 同时效度是指研究工具与现有标准之间的相关。【效度是指某一研究工具能真正反映它所期望研究的概念的程度。反映期望研究的概念的程度越高,效度越好。表面效度、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365636639度等反映一个研究工具的效度。效度的好坏并不似信度那样易于评价,一些测量效度的方法并没有数字的依据。表面效度是由评估人根据自己对所要测量的概念的理解,尽其判断能力之所及来断定工具是否适当。表面效度是一种直觉判断,它对研究工具的效度的评价是用“有或无”来反映的,而未体现效度在程度上的高低问题,因此一般不能作为工具质量的有力证据。内容效度是根据理论基础及实际经验来对工具是否包括足够的项目而且有恰当的内容分配比例所作出的判断。内容效度需建立在大量文献查阅、工作经验以及综合分析、判断的基础之上,多由有关专家委员会进行评议。专家人数最少不少于3人,最多不超过10人,5人较为合适。专家的选择应与研究工具所涉及的领域相关。专家们应对研究工具中的各项目是否与所要测量的概念有关做出评价。修改后两次评价时间最好间隔10~14天。效标关联效度侧重反映的是研究工具与其他测量标准之间的关系,而未。

什么是效度检验? 效度检验即检验其有效性。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效度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

到底什么是同时效度?请举个具体的例子,谢谢! 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内容效度指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成就测验和熟练测验特别注重这种效度。例如,在成就测验中,测验题目是根据教学大纲和。

#区分效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信度检验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