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补阙拾遗 官 补阙拾遗的出 处

2020-10-05知识14

唐朝杜甫的“左拾遗”,岑参的“右补阙”各是什么官职?跟成语拾遗补阙有关系吗? 左拾遗、右拾遗和左补阙、右补阙都是谏官。这两种官职确实就是取“拾遗补阙”的意思,意思是拾起君主遗漏的东西(政策失误),弥补君主缺失的东西(政策不足)。补阙和拾遗最早为武周时期武则天所创立。始建于垂拱元年(685年)。两个官职都分左右,左补阙、左拾遗属门下省,右补阙右拾遗属中书省。后来李唐复国,沿用了这个官制。《新唐书·百官志二》记载:【门下省】部分:“左补阙六人,从七品上;左拾遗六人,从八品上。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则上封事。武后垂拱元年,置补阙、拾遗,左右各二员。【中书省】部分:“右补阙六人,右拾遗六人,掌如门下省。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尚书省负责具体实施。为防止门下、中书二省意见相左而影响行政效率,唐代设有政事堂,由门下、中书二省长官会议,对重要事宜达成一致。所以,中书、门下二省其实是重要的决策机构,因此,唐代对此二省监督也尤其看中。分别在二省设中书舍人和给事中,对长官决策有封驳权。又有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左右拾遗,都在不同层面对中书、门下二省的决策进行监督,他们的职责所谓“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则上封事”就是说对不合事的问题提出来,大事。

补阙拾遗的出 处 《左传·襄公元年》:“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国聘焉,以继好、结信、谋事、补阙,礼之大者也。《明史·孙磐传》:“请定建言者为四等:最上,不避患害,抗弹权贵者;其次,扬清激浊,能补阙拾遗…”《晋书·张轨传》:“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疑承弼以补阙拾遗。《新唐书.百官志二》:“门下省有.左补阙六人,从七品上;左拾遗六人,从八品上。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则上封事。又“(中书省有)右补阙六人,右拾遗六人,掌如门下省”。

什么是拾遗补缺什么意思 拾遗补缺2113拾取遗漏的,补充空缺5261的同义词 拾遗补阙【构】联合4102遗:遗漏阙:通缺,指1653空缺。拾取遗漏的,补充空缺的。【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次之又不能拾遗补缺,招贤进能。【近】补过拾遗【同】拾遗补阙【英文】Shortage make-up

拾遗补缺是什么意思 左拾遗、右补缺都是官名,如果来解释的话,就是查缺补漏。杜甫就当过左拾遗他们的工作就是挑皇帝的毛病 您好,【构】联合 遗:遗漏 阙:通缺,指空缺。。

“左拾遗、右补缺”是什么意思? 拾遗:官名。唐代谏官名。唐武则天垂拱元年(685)置,置左右拾遗分属门下、中书两省,职掌与左右补阙相同,同掌供奉讽谏、荐举人才,位从八品上,稍低于补阙。分左右,左拾遗属门下省,右拾遗属中书省。北宋改为左右正言。后随设随罢。南宋一度沿设,旋罢。明初又设左右正言,不久即罢。建文帝设拾遗,成祖即位后罢。唐代诗人陈子昂、杜甫均曾担任拾遗,后人因称为陈拾遗、杜拾遗。补缺:递补官职。清 昭连《啸亭续录·姚中丞》:“凡州县候补署篆者,皆以弥补亏空之多寡为补缺先后,故人皆踊跃从事。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余今年亦三十九岁矣,自前年补缺回避,不复作使星王节之梦想。《老残游记》第三回:“他的班次很远,怎样会补缺呢?应该是古代的官职的设置.

唐朝拾遗与补阙是什么意思 在唐代,拾遗与补阙都分左右,左拾遗、左补阙隶属门下省,右拾遗、右补阙隶属中书省。各设两人,后增至各六人。拾遗从八品以上,补阙从七品 以上。杜甫与岑参曾同朝为官,杜甫任门下省左拾遗,岑参任中书省右补阙。岑参曾有诗赠杜甫,即《寄左省杜拾遗》,诗云:“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 微。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 谏书稀。这首诗采用曲折隐晦的笔法,寓贬于褒,表面颂扬,实际是感慨身 世遭际和倾诉对朝政的不满。

什么是拾遗补缺什么意思 拾遗补缺拾取遗漏的,补充空缺的 同义词 拾遗补阙【构】联合遗:遗漏阙:通缺,指空缺。拾取遗漏的,补充空缺的。【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次之又不能拾遗补缺。

拾遗补缺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个比较谦逊的说法,就是说捡拾别人遗弃漏掉的,补充缺失的,没有发现的。其实不然,更多的是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创新发展。拾取遗漏的,补充空缺的

唐朝拾遗与补阙是什么意思? 拾遗与补阙都是唐代的谏官,职责是向皇 帝进行规谏。古代历朝历代都设置谏官一职。在唐朝历史上,以敢于向皇帝直言进谏而著称 的当是宰相魏徵。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唐太 宗。

#唐朝#门下省#中书省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