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动脉血压测量部位的护理应用解剖学 血压测量的常见方法及注意事项

2020-10-04知识10

简述你学习人体解剖的心得 人体解剖学学习心得 人体解剖学是关于人体形态结构的学科,是一门重要的护理学基础课程,解剖学知识不仅是学习生理学,内外科护理学等课程的基础,同时坚实的解剖学知识是。

动脉血压测量部位的护理应用解剖学 血压测量的常见方法及注意事项

护理专业的正常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可能考哪些? 08人体解剖学(A)名词解释1.板障 diploe 颅盖各骨内、外板间的骨松质。2.翼点 pterion area 为颅侧面额骨、蝶骨、筛骨、颞骨的“H”形交界部位,骨质薄弱,内有脑膜中动脉通过。3.腹直肌鞘 sheath of rectus abdominis 包裹腹直肌,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愈合而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和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在脐下4-5cm以下,由于构成腹直肌鞘后层的腱膜完全转至腹直肌前面,参与构成鞘的前层,所以此处缺乏后层。4.咽峡 isthmus of fauces 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为口腔与咽的分界。5.肝门 porta hepatis 肝的脏面中部“H”形沟中间的横沟为肝门。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肝的神经、淋巴管等经此出入,上述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肝蒂。6.白线 linea alba 位于腹前外侧壁正中线上,介于左右腹直肌鞘之间,由两侧三层腹肌的腱膜纤维交织而成。上起剑突,下至耻骨联合。白线坚韧而缺少血管,上部较宽,脐以下变窄。白线中点有脐环,为胎儿时期脐血管通过处,出生后形成癜痕,为腹壁薄弱处,可发生脐疝。7.White line/hilton线 位置相当于肛门内外括约肌分界,肛门指诊时可触知此处为一环形界沟。8.齿状线 。

动脉血压测量部位的护理应用解剖学 血压测量的常见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医为什么得不到国民的重视? 中医和西医的宗旨是共同的—都是为了治病救人。首先来谈谈西医,近代时期的西方国家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解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全新的医学体系,叫做现代医学。现代医学的诊断借助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实验室做出对疾病的准确诊断。文艺复兴后,西医开始了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的转变。1543年,维萨里发表了《人体构造论》,建立了人体解剖学。十九世纪下半叶,巴德斯证明发酵和传染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十九世纪,西方已发明了听诊器,血压测量,体温测量,体腔镜检查,并开始应用。十九世纪中叶以后,解剖学的发展和麻醉法,防腐法和无菌法的应用,对科学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十九世纪初期,一些植物药的有效成分先后被提取出来。十九世纪末,合成了阿斯匹林等西药。西医的医学诊断有五种:一,问诊。二,体格检查。三,实验室检查。四,心电图检查。五,医学影像学的检查。西医借助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实验室做出对疾病的准确判断。西医的治疗有如下几种方法:一,西药治疗。二,手术治疗。三,激光治疗。四,化疗。我们再来谈谈中医。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形成。中医又名\"汉医″,中医盛行于东南亚,影响和造福着黄色人种。中医对汉字文化圈。

动脉血压测量部位的护理应用解剖学 血压测量的常见方法及注意事项

长期卧床的老人需要哪些护理? 1、预防压疮 勤翻身,勤清洗,使用气垫床,翻身垫等。2、预防坠积性肺炎 翻身拍背,促进有效咳嗽,适量…

护理的三查九对制度是指什么? 护理的三查九对制度是指:2113三查:5261备药时与备药后查,发药、4102注射1653、处置前查,发药、注射、处置后查九对:床号、姓名、性别、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药品有效期。一注意:用药后的反应,考虑患者是否有过敏史。不同医院的规定还有细微差别。护理学中通常说的是三查八对:三查:备药时与备药后查,发药、注射、处置前查,发药、注射、处置后查八对: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品有效期根据各个医院规定不同,会多出一项检查。就有了三查九对的说法。扩展资料:1980年美国护理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从这一定义引申出:现代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强调“人的行为反应”,表现在人们对一件事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的行为反应。如心肌梗塞病人的行为反应可以表现为:生理的—疼痛、胸闷、气急;心理的—害怕、恐惧;社会的—亲属单位的关心;文化的—对疾病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精神的—是否被护士和医生重视与尊重。参考资料:三查八对-

一般年轻人血压高到多少才会导致脑。 这个是不一定的,高血压病,是可能导致脑出血的,但是不是说血压高一定会导致的,还要看看血压是多少,还要注意个体差异的问题,身体素质的问题,方便话麻烦给个评价

#肉毒素#药品#人体解剖学#腹直肌#健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