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本科中文,大三在读,考研方向是古典文献学。请问如何练习句读?
欧楷与田楷有什么区别? 田英章是很多初学者的偶像,他的楷书是学习欧阳询的,二者可以说是师傅和徒弟的关系。那么这个徒弟学的像不像呢?正不正宗呢?我随便从网上找了一幅他的作品,把田英章的书法和欧阳询的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其实可以对比的方面很多了,我们只从一个侧面看一看。同时呢,我还找了一个第三者,清代黄自元的书法做参考,进行一个纵向的对比。先看第一张图如下:这个是田英章很典型的捺画,相对于欧阳询来说,撇和捺都太短了,气息不够开张。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田英章的捺画,中间猛的细了一下,事实上经常看到他的字这样,这就是中间“露怯”。欧阳询的楷书受魏碑影响,笔画的中段是很厚实的,魏碑和隶书也最讲究笔画的中段。中段厚实则古,中段多变则媚。再看第二张图如下:田英章的这个字的雨子头处理的很有意思,这也是他一贯的做法,把字内部空间里的笔画处理的非常的细小,很会用巧。但是这种大面积的雷同用法,让整幅作品显得俗不可耐。匀称则古拙,雷同的变化就俗气。如下图:关于这一点,清代的书法家黄自元就做的比田英章要好,他没有采用取巧的方式,虽然整体还是很流离,但还不至于太俗。下面通过两个“岩”字做一下对比。如下图:下面在看一天田英章这幅字的整体。
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 杜甫与“诗仙”李白齐名,经历却有天壤之别。私心里,我喜欢李白,我发自内心尊重杜甫的原因是,他一心一意,为国为民,乱亦不易其心,贫亦不改其志。这样的人,心如玉壶冰,是值得千秋标举,万世传颂的。最令我感念的,是他老来身居茅屋,不幸茅屋还被秋风吹破屋顶,不幸茅草还被顽童抢走,顽童欺他年迈体弱,任他追得气喘吁吁,喊得口干舌燥也不还他…(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以读杜甫的诗,真是需要一定的年龄阅历和心理承受能力才可以。杜甫以前的诗人,从未如此深切的呈现一个时代的苦痛,一个盛世的崩殂。大多数人只是见自己,能达到见天地的,已属稀有,杜甫真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他写自己亦是客观,写他人,亦是深情。“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在这么艰窘辛酸的境地下,他居然还能自嘲,他想到是居然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文以气为主》古文翻译 原文:《典论·论文》-曹丕…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盖文章,经国之。
想在寝室书桌旁挂一幅字,写什么好? 个人觉得:知止有定、天下为公、知行合一、渊澄取映、聆音听理、寸阴是竞、闻鸡起舞;自知者/自知则明,…
《易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易经诗说 第一篇 原诗流水东,夕阳红,人生短,大道远也;沧桑事,天地心,妙思中也。静思悟道,不愧宗…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是怎样的一个境界呢?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语出孙过庭《书谱》。他说:\"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初学结构分布,平稳端庄,在书体中楷书、篆书和隶书比较平正工稳,适合初学。之后再求险绝,结构应用造险之法,欹侧错落,变化多端。多有险势。什么是复归平正?平和自然,平淡天真。质拙无华,花费一生精力,把这些技法学会和领悟古人奥妙之后,达到不求工而自工,达到将各种矛盾对立的因素统一,达到随心所欲不愈矩而又格调高的艺术境界,这时人老了、书法亦朴拙、老辣、老道了。现以书法家王铎作举例说明一,王铎追求平正阶段。青年时期,传山论其书道:\"王铎四十年前,字极力造作。是说他注重法度,规规矩矩,没有个人风格。这一时期主要以原帖为主。(王铎34岁作品《为景圭先生临圣教序册》局部)二,王铎追求险绝阶段。这一时期笔法变化多,结构险绝而放纵。章法动荡跌岩。王铎43岁作品《金山寺诗》三,为晚年人书俱老成熟时期。个人风格强烈。作品也比之前更超拔、自如。苍劲老辣,雄强超迈。得古人之神,进入自由王国境界。王铎《为宿松书诗轴》(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