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1.从听觉写声:“乱蝉”描写雨后蝉的鸣叫;从视觉写色:“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从嗅觉写味:“细细香”香气绵长。2.从表面上看,作者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是一种自得其乐、悠闲自适的情绪;其实从“又”、“浮生”等词中隐隐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日复一日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的失落情绪
鹧鸪天 小题1:表达了词人的惜别之情。(2分)“一曲危弦断客肠”,写别筵情景:宴席将散,一曲哀弦,愁肠欲断。这一句给全词罩上凄婉愁怨的气氛,给通篇定下了惜别的感情基调。(3分)小题2:“瑶草碧,柳芽黄”两句以美好之景,反衬惜别之情;“载将离愁过潇湘”句化抽象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离恨的沉重;末两句以悠悠不尽的东流江水,比喻绵绵不断的离愁别恨,使主题进一步深化。(4分)结尾句让人联想到李煜《虞美人》中的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分)小题1:诗歌本身比较简单,易于理解。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无论着眼于全篇,还是着眼于一句,此类试题的答题规律一般是,先明确指出运用了何种技巧,然后结合诗意说明这种技巧如何运用,最后指出这种技巧如何传达出诗人情感,或在凸显出主题方面起到什么作用。至于文字的多少,可以酌情根据分值决定。
《鹧鸪天》写的是早春乡村景象.上半片“嫩芽”、“蚕种”、“细草”、“寒林”都是渲染早春,“斜日”句点明是早春的傍晚.可以暗示早春的形象很多,作者选择了桑、蚕、黄犊等,是要写农事正在开始的情形.这四句如果拆开,就是一首七言绝句,只是平铺直叙地在写景.“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两句用的是对比手法那散见在田野溪边的荠莱花,繁密而又显眼,像天上的群星,一朵接一朵地迎着风雨开放,生命力是那样顽强,好像春天是属于它们的“相反城中的桃李则忧风愁雨,春意阑珊.这两句,上句宕开,借“城中桃李”憔悴伤残的景象为下句作衬,虽只点桃李而可以使人自然联想到城中的人事;末句则收归眼前现境,“在”字稳重而有力,显然带有强调的意味.题下注明“代人赋”,说明词中抒情主人公并非作者自己.
辛弃疾《鹧鸪天》全文 鹧鸪天代人赋2113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5261愁,柳塘新绿却4102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1653,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稼轩词六百余首,用调一百以上。在这些词调中,利用频率最高的是《鹧鸪天》,凡六十三首,占总数 百分之十强,述怀、抒愤、言愁、叹老、酬答、赠别、祝寿、即事、咏物、写景、议论.无所不有。恐怕 正是由于运用此调多而得心应手的缘故吧,所以“代 人赋”便自然地也选择了此调。词题“代人赋”,今 天已无法弄清代谁而作。从字里行间可知主人公是一 位内心充满“离恨”与“相思”的女性。上片先从写景下笔:“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 绿却温柔。“柳塘新绿”,点明季节为早春;“晚日寒 鸦”,点明时间是傍晚。这景,是衬情之景。太阳即 将落山,寒鸦正在归巢,极易令人引起对旧人的怀念,以孤独寂寞之感叹,而光线暗淡的“晚日”,又极易 令人引起迟暮之想、不快之情,叫声凄婉的“寒鸦”,又极易令人精神不安、心情烦躁,所以在“晚日寒 鸦”之后,紧接上了“一片愁”三字以抒其情。先写 景后抒情是词人惯用手法,作者更是应用自如。“柳 塘新绿”,是美好的景色,当是女主人心底的一。
苏轼 《鹧鸪天》 导语:《鹧鸪天》这首词在表现失意心境和形象刻画方面,有独到的艺术特色,是词人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的时候所创作的。《鹧鸪天》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鹧鸪天 小题1:“醉眼小坞黄茅店”写眼前实景,“坞”是山间村落,“黄茅店”是茅草盖的客店。这样的环境最容易引起羁旅愁思。“梦倚高城赤叶楼”写梦中虚景,梦见自己身在城里的一座高楼上,与爱人相依相伴。昔日之虚与眼前之实形成了快乐与愁恨的对比,虚实相生,对比鲜明,意境凄美,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余地和无穷的回味。小题2: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写词人的羁旅愁思和哀叹流年、自伤迟暮的伤感之情。小题1: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主要有描写、抒情两类;运用表现手法的技巧,如比兴、象征、对比、衬托、托物言志等;谋篇布局的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不在于辨识作品运用了哪些技巧,而在于分析、评述作者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效果,即作者的感情。
鹧鸪天的含义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定格为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此调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代表作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等。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此。鹧鸪,鸟名,形似母鸡,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俗象其鸣声曰“行不得也哥哥”。此调为北宋初年新声,始词为夏竦所作。柳永词属正平调。此调仅此一体,无别体。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扩展资料:格律说明定格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宋人填此调者,字句韵悉同。赵长卿词前段起句“新晴水暖藕花红”,“新晴”二字俱平声,“水暖”二字俱仄声,“花”字平声,与此平仄全异。又晏词别首前段起句“一醉醒来春又残”,“春”字平声。高观国词第二句“最怜一曲凤箫吟”,“最”字、“一”字俱仄声。晏词别首第三句“云随绿水歌声转”,“云”字平声,“绿”字仄声。又“年年底事不归去”,“不”字仄声。第四句“怨月愁烟长为谁”,“怨”字仄声,“长”字平声。赵长卿词后段第一、二句“忆携手。
李清照《鹧鸪天》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这首《鹧鸪天》是一首咏桂词。在李清照的作品中,咏花之词如咏梅、咏菊等有很多,但只在此首中将桂花推为“花中第一流”,由此可见这首词中李清照对桂花评价之高。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首词中的桂花也恰是李清照的一个写照。这首与李清照平日之词风格不同之处在于全词以议论入词,托物抒怀,不像其他的词重在描写,藉描写来抒情。“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一句是对桂花的一个描摹,全词中仅此两句是描写,其余皆由此二句引出议论和联想。前句重在描写桂花的颜色,“暗淡轻黄”四字写出了桂花的光泽和颜色:光泽不鲜艳耀眼,颜色也是令人赏心悦目之淡黄色,一开篇即将桂花的鲜明特色展现出来,“体性柔”则写桂花的纤薄柔嫩之态,读来似见柔弱女子让人怜惜。单此一句即形神兼备,盖因作者抓住了桂花的突出特点来描写。接下来自然地引出下句“情疏迹远只香留”,说明桂花不追求繁华炫目,不追求万人敬赏,虽“情疏迹远”却将香气留与人间,这是作者所犹为欣赏的品质。宋之问有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