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模量 拉伸模量 拉伸强度的区别是什么? 三者的区别是承2113受力的不同。52611、弹性模量是应力和应变的比值;2、拉伸模4102量专指受1653正应力时的弹性模量;3、拉伸强度是能承受的最大应力,达到此应力时结构发生破坏。换而言之,拉伸强度是指材料在拉伸过程中最大可以承受的应力,而拉伸模量是指材料在拉伸时的弹性。对于钢材来说,例如45号钢,拉伸模量在100MPa的量级,一般有200-500MPa,而拉伸模量在100GPa量级,一般是180-210Gpa。拓展资料:弹性模量、拉伸模量和拉伸强度的介绍:1、弹性模量:一般地讲,对弹性体施加一个外界作用力,弹性体会发生形状的改变(称为“形变”),“弹性模量”的一般定义是:单向应力状态下应力除以该方向的应变。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弹性模量的单位是达因每平方厘米。“弹性模量”是描述物质弹性的一个物理量,是一个统称,表示方法可以是“杨氏模量”、“体积模量”等。2、拉伸膜量:拉伸模量(Tensile Modulus)是指材料在拉伸时的弹性。其值为将材料沿中心轴方向拉伸单位长度所需的力与其横截面积的比。计算公式:拉伸模量(N/(m×m))=f/S(N/(m×m))其中,f表示所需的力,S表示材料。
拉伸强度的单位MPa是什么意思? 拉伸强度的单位是N/(mm)^2。单位N/(mm)^2(MPa)指的是单位面积内金属材料在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力。金属材料在拉伸过程中,材料经过屈服阶段后进入强化阶段后随着横向截面尺寸明显缩小在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Fb),除以试样原横截面积(So)所得的应力(σ),称为抗拉强度或者强度极限(σb)。计算公式为:σ=Fb/So式中:(1)Fb-试样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单位:N(牛顿);(2)So-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单位:mm2。扩展资料:国内测量拉伸强度比较普遍的方法是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来进行材料抗拉/压强度的测定。对于脆性材料和不成形颈缩的塑性材料,其拉伸最高载荷就是断裂载荷,因此,其拉伸强度也代表断裂抗力。对于形成颈缩的塑性材料,其抗拉强度代表产生最大均匀变形的抗力,也表示材料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极限承载能力。对于钢丝绳等零件来说,拉伸强度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性能指标。拉伸强度很容易测定,而且重现性好,与其他力学性能指标如疲劳极限和硬度等存在一定关系,因此,也作为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指标之一用于评价产品质量和工艺规范等。参考资料:-拉伸强度
材料的拉伸应力是一个准确的值?
剪切与拉伸应力的计算方法一样? 从定义上看,计算方法的公式差不多。实际不太一样。拉伸时产生的应力计算:为所施加的力与试样的原始截面积之比剪切应力的计算:在实用计算中,假设在剪切面上剪切应力是均匀分布的。若以A表示剪切面面积,则应力是τ=F/A。τ 与剪切面相切称切应力。它们不同在于方向性不一致。此外切应力有假设条件:均匀。
剪切与拉伸应力的计算方法一样吗? 从定义上看,计算方法的公式差不多。实际不太一样。它们不同在于方向性不一致。剪切力若以A表示剪切面面积,则应力是τ=F/A。τ 与剪切面相切称切应力。拉伸过程的变形特点是从坯料的大截面积变成小截面积的筒形件,所谓的拉深系数,即每次拉深后的截面积与拉深前的截面积之比:即 m=An/An-1 m—拉深系数 An—拉深后的截面积(mm2)An-1—拉深前的截面积(mm2)对于筒形件的拉深系数。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温度场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以抵抗这种外因的作用,并试图使物体从变形后的位置恢复到变形前的位置。应力分为同截面垂直的正应力和同截面相切的剪应力。拉应力就是单位面积上物体对使物体有拉伸趋势的外力的反作用力。应变又称“相对变形”。物体由于外因(载荷、温度变化等)使它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发生相对改变的物理量。物体某线段单位长度内的形变(伸长或缩短),即线段长度的改变与线段原长之比,称为“正应变”或“线应变”,用符号ε表示;两相交线段所夹角度的改变,称为“切应变”或“角应变”,用符号γ表示。在变形前为六面体形状的单元体,其形变可分解为六个独立的分量,故应变也有六个独立的分量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