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有哪些 多重耐药菌感染诊疗环境消毒

2020-10-03知识5

关于多重耐药菌监测,包括哪些内容 具体2113如下:加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5261(MRSA)、410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1653-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等实施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加强微生物实验室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时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的有耐甲氧金黄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稀类抗菌药物肠杆菌(CRE),耐碳青霉稀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S),多重耐药/泛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抗菌药物在人类战胜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应用以及侵入性操作的开展,导致多重耐药菌(MORO)的感染形势日益严峻,由于多重耐药菌存在对多种抗菌药物无效的特征,且常定植于患者体内形成潜在感染源,故一旦在医院内出现感染或传播,将十分难以控制,给治疗和防控带来很大压力。扩展资料:医疗机构。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有哪些 多重耐药菌感染诊疗环境消毒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有哪些 1.加强2113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5261者4102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1653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医疗机构应当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3.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有哪些 多重耐药菌感染诊疗环境消毒

多重耐药菌的消毒隔离措施有哪些 一、加强医务人员2113的手卫生。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5261,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医4102务人员在1653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医疗机构应当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三、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有哪些 多重耐药菌感染诊疗环境消毒

多重耐药菌患者物品消毒浓度是多少 含氯消毒液的配制及使用注意事项含氯消毒液的配制及使用注意事项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后能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最常用的有次氯酸钠消毒液、漂白粉、三氯异氰尿酸泡腾消毒。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措施是什么? 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在医院发生的可能是比较大的,因为医院会使用很多药物,可能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因此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

#手套#多重耐药菌#手卫生#标准预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