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母亲河日的活动内容 (1)建设“保护母亲河工程”。采取工程造林、项目管理的方法。工程统一名称,即“保护母亲河工程*项目”,严格按项目科学设计,通过申报审批确定项目,各地可确定当地的重点工程。在各级“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领导下,所有项目均按工程组织实施,强化管理。同时,积极探索资助贫困农户开展小流域治理等其它实施方式。(2)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周(日)”活动。在日常开展青少年保护生态、治理水土活动的基础上,把植树节作为“保护母亲河行动周”,将国际地球日、环保日、防止荒漠化日等作为“保护母亲河行动日”,集中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资金募集和治理保护实践活动。在行动周和行动日,开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水土保持法、森林法、草原法、环保法等宣传活动;通过新闻媒体传播、举办展览等方式,对“母亲河”流域生态状况、行动开展情况进行宣传;通过举办各种仪式、纪念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少年绿化祖国、防止水土流失、建设生态环境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治理保护实践活动:在重点工程实施区,组建保护母亲河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通过义务投劳,按照工程规划设计种植纪念树和水保林,营造示范工程;根据重点工程实施进展,。
保护保护母亲河行动中的母亲河是指 黄河。黄河是中2113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5261,被中国人称为4102“母亲河”。每年产生泥沙16亿吨,其1653中入海12亿吨,其余4亿吨长期滞留黄河下游,形成有利于种植的冲积平原。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由于黄河中游流经我国黄土高原,携带着大量泥沙,因此又被称为世界上泥沙最多的河流。但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黄河的形成、诞生和发展受地质历史时期地质作用的制约,以地壳运动产生的构造运动为外力,以水文地质条件下自身产生的侵蚀、输移和堆积为内力。扩展资料:母亲河名称的由来:早在远古时期,中国的原始先民就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生活、奋斗、繁衍。在绵延千里的黄河流域,由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水温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先民在此定居。中华文明早期有夏、商、周等数十个王朝,后有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晋等。其政治经济活动的核心区域也在黄河中下游。许多反映中华民族智慧的古代经典文化作品也在这一领域产生,标志着古代文明的科技、发明创造、城市建设、文学艺术等也在这一领域产生。所以,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人们常说。
宣传日——小事做起来,绿色 助申奥”活动是什么时候广泛开展的? 2000年12月2日,“保护母亲河行动宣传日—小事做起 来,绿色助申奥”活动在全国各地广泛地展开。从哈尔滨到海口,从乌鲁木齐到上海,在北京,在昆明,在兰州,在各个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