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怎样防治小麦的黄花叶病? 小麦黄花叶病田间表现

2020-10-03知识10

小麦黄花叶病有哪些内容? 由土壤中一种低等真菌传播,主要分布于豫南的信阳、南 阳、驻马店和许昌的20多个县市,局部地区可造成30%~70%的减产。黄花叶病主要发生于幼苗,发病株先在心叶出现不规则 。

怎样防治小麦的黄花叶病? 小麦黄花叶病田间表现

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的理化性质是什么? 病毒名称: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分类地位:大麦黄花叶病毒属Bymovirus,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在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中的编码为00.057.0.03.007。病毒提纯:病毒能够通过四氯化碳澄清和密度梯度离心法提纯(Usugi and Saito,1976)。病毒理化特性:①病毒粒子:小麦黄花叶病毒粒子呈线状或丝状,为双分体病毒,遗传物质为RNA1、RNA2,两种粒子长度分别为250~300nm和550~650nm,直径13~14nm。有两种内含体,即风轮状内含体(Pinwheel inclusion)和膜状内含体(Membranous body)。②核酸:小麦黄花叶病毒为双分体基因组,由RNA1和RNA2组成,分子质量分别为2.6*106u和(1.4~1.5)*106u。③蛋白:RNA1编码一个269ku的聚合蛋白,同本属的其他成员一样,经剪切后产生一个结构蛋白CP(C端)和七个非结构蛋白(N端)。CP为病毒的外壳蛋白,由它包裹病毒核酸RNA1,RNA2;NIa-Pro为核内含体蛋白酶。RNA2编码一个101ku的聚合蛋白,通过切割分别产生28ku、73ku的P1和P2蛋白。其他:小麦黄花叶病毒可以与大麦黄花叶病毒、水稻坏死花叶病毒,和燕麦花叶病毒归为一类。小麦梭条花叶病毒是小麦黄花叶病毒的一个株系(Usugi and 。

怎样防治小麦的黄花叶病? 小麦黄花叶病田间表现

小麦黄花叶病有什么危害?发生后如何促恢复? 小麦黄花叶病,也就是小麦花叶病毒病,一般多发生在小麦苗期到返青期这段时间。发病初期叶片黄化,植株矮小,生长停滞,严重者全株慢慢枯萎死亡。造成黄花叶病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干旱、土壤缺水、苗弱、土传致病菌侵染根部、虫害。其中小麦红蜘蛛、麦蜘蛛、蚜虫的啃食后病毒的传播是主要关键因素。建议喷施杀虫剂(如阿维菌素、哒螨灵),混配杀菌治病毒药剂(如吗呱乙酸铜、甲霜恶霉灵)和营养增产剂(如二氢钾、芸苔素内酯、鳌合糖醇钙等)叶面喷施。可有效预防和控制黄花叶病。

怎样防治小麦的黄花叶病? 小麦黄花叶病田间表现

怎样防治小麦的黄花叶病? 小麦黄花叶病是由小麦黄花叶病毒侵染引起的病毒性病害,近年来在我国各地麦区都有所发生,是一种危害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小麦黄花叶病的危害症状小麦被黄花叶病毒侵染后,在越冬后的麦苗分蘖初期开始显症,尚未展开的心叶上出现与叶脉平行和短条纹状褪绿色花叶,叶片僵直,叶色变黄,植株矮缩,分蘖减少,根系发育不良,褐根增多。轻病株抽穗后没有明显症状,重病株提早枯死或不能抽穗,有的虽能抽穗,但穗颈短,空粒增多。小麦黄花叶病的发病规律小麦黄花叶病病毒在田间由禾谷多粘菌作为传毒媒介,禾谷粘菌属于专性寄生菌,小麦黄花叶病病毒通过禾谷多粘菌及汁液摩擦传播侵染。禾谷多粘菌的休眠孢子在小麦的病残根、病土中越夏,越夏后萌发成游动孢子,侵染麦苗发病。秋冬季节适温多雨,或第二年春季天气回暖早,阴雨天气多,有利于病害发生。小麦黄花叶病的防治方法小麦黄花叶病应当采取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的防治策略。一是采取多种农作物进行轮作倒茬,可以明显减轻病害的发生;二是适当推迟播种日期,同样可以减轻病害发生程度;三是选择抗病或耐病品种,避免病害发生;四是播种前可以使用5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戊唑醇对小麦种子进行拌种。发病后的后。

#农业#小麦#三农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