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rfid系统中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射频信号的传输主要有哪两种方式 rfid信号传输原理

2020-10-03知识11

RFID系统电感耦合方式和反向散射耦合方式的原理及特点。越详细越好,谢谢!! 发生在阅2113读器和电子卷标之间的射频信号5261的耦合类型有两种。(1)电感耦合。变压器4102模型,通过空间1653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依据的是电磁感应定律,如下图所示。电感耦合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2)电磁反向散射耦合:雷达原理模型,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目标后反射,同时携带回目标信息,依据的是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电磁反向散射耦合型的RFID读写器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和收音机原理一样,射频卷标和阅读器也要调制到相同的频率才能工作。LF、HF、UHF就对应着不同频率的射频。LF代表低频射频,在125KHz左右,HF代表高频射频,在13.54MHz左右,UHF代表超高频射频,在850至910MHz范围之内,还有2.4G的微波读写器。电感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中、低频工作的近距离射频识别系统。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高频、微波工作的远距离射频识别系统。

rfid系统中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射频信号的传输主要有哪两种方式 rfid信号传输原理

RFID技术实现无线传输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一、概述智能电网是为了2113保证电5261力系4102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应运而生的。它同电力系统的1653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被人们合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我国的智能电网经过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通过卫星、微波、载波、光缆等多种通信手段构建而成为立体交叉通信网。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系统的特性发生巨大的变化。鉴于采用无线通信网不依赖于电网网架,且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强,同时具有带宽大、传输距离远、非视距传输等优点,非常适合弥补目前通信方式的单一化、覆盖面不全的缺陷。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下无线通信传输体制的应用特点和优缺点,并分析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前景。二、无线技术介绍(一)无线通信技术的概念目前,无线通信及其应用已成为当今信息科学技术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其一般由无线基站、无线终端及应用管理服务器等组成。(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无线通信技术按照传输距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技术,即基于IEEE802.15的无线个域网(WPAN)、基于IEEE802.11的无线局域网(WLAN)、基于IEEE802.16的无线城域网(WMAN)及基于IEEE802.20的无线广域网(WWAN)。总的来说,长距离无线接入技术的。

rfid系统中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射频信号的传输主要有哪两种方式 rfid信号传输原理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xujin99158RFID系统工作原理王志军1.RFID系统组成典型的RFID系统主要由阅读器、电子标签、中间件和应用系统软件组成。1.1硬件组成1阅读器阅读器(Reader)又称读写器。阅读器主要负责与电子标签的双向通信,同时接收来自主机系统的控制指令。阅读器的频率决定了RFID系统工作的频段,其功率决定了射频识别的有效距离。阅读器根据使用的结构和技术的不同可以是读或读/写装置,它是RFID系统信息控制和处理中心。阅读器通常由射频接口、逻辑控制单元和天线三部分组成。(1)射频接口射频接口模块主要任务和功能:①产生高频发射能量,激活电子标签并为其提e68a84e799bee5baa631333433623765供能量。②对发射信号进行调制,将数据传输给电子标签。③接收并调制来自电子标签的射频信号。注意,在射频接口中有两个分隔开的信号通道,分别来往于电子标签和阅读器两个方向的数据传输。(2)逻辑控制单元逻辑控制单元也称读写模块,主要任务和功能:①与应用系统软件进行通信,并执行从应用系统软件发送来的指令。②控制阅读器与电子标签的通信过程。③信号的编码与解码。④对阅读器和标签之间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⑤执行防碰撞。

rfid系统中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射频信号的传输主要有哪两种方式 rfid信号传输原理

#无线通信#耦合电路#射频#射频信号#rfid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