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出自庄子天地的成语? 庄子言 独来独往 是谓独路

2020-10-03知识3

庄子葫芦原文及翻译 原文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译文: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下后结出的葫芦大得可以容纳五石。用它来盛水,它却因质地太脆无法提举。切开它当瓢,又大而平浅无法容纳东西。这不是嫌它不大,因为它无用,我把它砸了。庄子说:“你真不善于使用大的物件。宋国有个人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他家世世代代都以在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客人听说了,请求用一百金来买他的药方。这个宋国人召集全家商量说:‘我家世世代代靠这种药从事漂洗丝絮,一年所得不过数金;现在一旦卖掉这个药方马上可得百金,请大家答应我卖掉它。这个。

如何理解《庄子.逍遥游》中所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首先,庄子那个时期对圣人、神人、至人的定义是这样的:圣人,是不求名、不求利,真心实意为别人好的人;神人,指聪明正直、威武不屈、富贵不淫的人;至人,是清净无为,逍遥自在的人。其次,庄子的这句话,点明了三者的层次差别和主要特征。因为庄子崇尚清净无为,所以把至人摆在了最高位置,其特点是“无我”,去除了“我执”,已经进入了解脱位,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个位阶当然很高;神人排第二,是因为立德、立言、立功,三者不缺,但没有进入解脱位,所以与至人有质的差距;圣人排第三,是因为那个时候的圣人所指的是道德高尚的人,不是佛教所指的证圣果的圣人。如果要从当时的人中找例证:至人就是老子、庄子、列子等,神人就是周公、吕望等,圣人就是文王、孔子等。

《庄子》齐物论有言“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怎么解? 如果老子是思想家的话,庄子就是哲学家,庄子的言论还是留给哲学大师们去解释好了。一阴一阳之谓道,但到了哲学家眼里,他们会绕来绕去把人绕晕,然后把大家带进沟里,大师们就会站在岸上得意地笑,阴险的像条眼镜蛇。所以,我等凡人还是踏踏实实吃瓜吧。

中规中矩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树:栽种(2)安:哪里18.译文:它的树干疙里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也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的需要。翻译惠子又对庄子说:“我有棵大树,人们都叫它‘樗’。它的树干却疙里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也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的需要。虽然生长在道路旁,木匠连看也不看。现今你的言谈,大而无用,大家都会鄙弃它的。庄子说:“先生你没看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低着身子匍伏于地,等待那些出洞觅食或游乐的小动物。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跳来跳去,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上下窜越,不曾想到落入他们设下的机关,死于猎网之中。再有那斄牛,庞大的身体就像天边的云;它的本事可大了,不过不能捕捉老鼠。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是哪里又会有什么困苦呢?19.中:合乎 规矩:测量的工具。符合规矩,平平常常,甚至比较死板、拘泥。常含贬义。在文中长势不如意的树木都被木匠。

#读书#国学#文化#庄子#庄子名言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