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水下断桩处理方案 水下桩的混凝土要求

2020-10-03知识2

钻孔灌注桩为什么会断桩?出现断桩后如何处理? 断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此类情况发生。断桩原因,孔深量测不对,导管埋置不正确,浇筑过程中提拔导管过多,计算错误,再有混凝土塌落度不合适,离析现象严重,灌注过程中导管加沙带泥,还有等待料的过程中等待时间太长,水下混凝土初凝,桩基形成一个断茬。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就要合理安排桩基施工,计算时多复核,混凝土从料场开始控制,合理安排运输车辆,精细化施工。

水下断桩处理方案 水下桩的混凝土要求

水下冲击桩,冲击塌孔怎么处理·措施方案

水下断桩处理方案 水下桩的混凝土要求

水下灌注桩断桩了有那些处理方法? 断桩处理起来有很多,第一就是拿小的钻机钻头十公分,然后取芯,到断桩的部位,然后用注浆机注如高强度水泥砂浆将断桩地方压密实,这种补强桩,第二就是比较费工费时的用风搞凿到断桩为止,然后清理下部混泥土面无浮浆,无松动砼,用水清洗干净,然后浇灌砼,(适合断桩地方距地面比较浅)现在好多地方都对断桩处理比较严,要求用卵石加黄土回填后用冲击钻继续钻…暂时只有这些,不过看你们怎么和监理搞关系了

水下断桩处理方案 水下桩的混凝土要求

如何判断混凝土水下灌注时出现断桩?还有就是断桩的危害?以及断桩的处理? 是否断桩一般是在桩成型后用专业的探测仪器来检查得到结论的。灌注时应该注意上提砼导管的长度,一定要保证导管口在砼顶面一下至少保证2m,否则很容易断桩。断桩的危害很大,断桩后这根桩就废掉了,而且这个位置也不可能再做桩了。如果是单桩就要在通过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1363030设计上在相邻位置再做一根桩,如果是群桩可能设计上还可以满足要求。混凝土从管子底端缓慢流出,向四周扩大分布,不致被周围的水流所扰动,从而保证质量。采用此法时,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含砂率在40~50%之间,粗骨料宜用不大于3.8厘米的卵石,水灰比控制在0.44左右,混凝土中可掺入缓凝、塑化等外加剂。扩展资料:混凝土拌和物是在一定的落差压力作用下,通过密封连接的导管进入到初期灌注的混凝土下面,顶托着初期灌注的混凝土及其上面的泥浆逐步上升,形成连续密实的混凝土桩身。导管法施工技术要求非常严格,为使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得以保证,必须要从施工设备、混凝土配制、灌注等几方面加以控制,以提高水下施工质量。钢筋笼下放到桩孔后,进行钢筋笼的定位,钢筋笼的定位目的是:保证钢筋笼外侧有足够厚度的混凝土保护层,以及保证钢筋笼的竖直度。。

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断,对断桩如何处理 确定断点位置,再次浇筑混凝土前,在此位置预埋导管(直径30mm即可)并将端头临时封闭。清除断桩位置的沉淀物,二次浇筑混凝土,注意浇筑混凝土时不得对预埋导管有所破坏。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压力注浆(高强度水泥素浆)。

#钢筋笼#冲击钻#灌注桩#水下灌注混凝土#分布钢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