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1应用稳态法是否可以测量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如可以对实验样品有什么要求实验方法与测不良导体有什么区别 稳态导热实验水冷箱

2020-10-03知识10

1应用稳态法是否可以测量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如可以对实验样品有什么要求实验方法与测不良导体有什么区别 (4)加热盘的温度上升到一定温度值时(约3.40mV左右),开始记录散热盘的温度,可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待在10分钟或更长的时间内加热盘和散热盘的温度值基本不变,可以认为。

1应用稳态法是否可以测量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如可以对实验样品有什么要求实验方法与测不良导体有什么区别 稳态导热实验水冷箱

应用稳态法如何是否可以测量导体的导热系数,如果可以对实验样品有什么要求?实验方法与测不良导体有什么 导热量与导热系数有公式,导热量可由电流电压表得到,求出导热。

1应用稳态法是否可以测量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如可以对实验样品有什么要求实验方法与测不良导体有什么区别 稳态导热实验水冷箱

测量导热系数要满足哪些条件?在实验中如何保证? 现在导热系数测量应用较多的是稳态法.稳态法是利用热源在待测样品内形成一稳定的温度分布;然后进行测量.动态法中待测样品中的温度分布是随时间变化的,例如呈周期性的变化等因此满足的条件是温度和湿度的相对稳定.

1应用稳态法是否可以测量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如可以对实验样品有什么要求实验方法与测不良导体有什么区别 稳态导热实验水冷箱

准稳态法测比热容和导热系数误差分析

导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有什么体会与收获 导热系数测定的实验体会与收获通过测定良导体(铜、空气)、不良导体(橡胶)的导热系数实验,我们组的各同学都明白了要用1、测良导体、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的方法是稳态法2、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3、测λ要满足什么条件,怎样保证这些条件?4、测量冷却速率时,为什么要在稳态温度θ2附近取值?一、测良导体、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的方法是稳态法测量导热系数我们组用的是稳态法,在稳态法中,先利用热源对样品加热,样品内部的温差使热量从高温向低温处传导,样品内部各点的温度将随加热快慢和传热快慢的影响而变动;适当控制实验条件和实验参数可使加热和传热的过程达到平衡状态,则待测样品内部可能形成稳定的温度分布,根据这一温度分布就可以计算出导热系数。而在动态法中,最终在样品内部所形成的温度分布是随时间变化的,如呈周期性的变化,变化的周期和幅度亦受实验条件和加热快慢的影响,与导热系数的大小有关。本实验应用稳态法测量良导体(铜、空气)、不良导体(橡皮样品)的导热系数,学习用物体散热速率求传导速率的实验方法。二、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导热系数是表征物质热传导性质的物理量。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

如何判定实验达到了稳定导热状态 按照标准测试方法规定,一般是观察至少一个小时内的温度波动情况。如果在1个小时内温度波动不超过±0.05℃,就认为达到了稳定导热状态。

稳态法测不良 用分钟数据计算斜率,最终的单位要是秒,就要除以60.或者在计算斜率以前就把时间换算成秒计时的数据.

稳态法测导热系数的实验的实验误差主要有哪些,要注意什么 稳态法导热系数测试的核心就是保证一维热流,那么测试的主要误差就是一维热流的破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护热板的护热温度控制不准确。国内外很少有导热仪在这方面。

稳态法测导热系数的实验的实验误差主要有哪些,要注意什么 稳态法导2113热系数测试的核心就是保证一维热5261流,那么测试的主要4102误差就是一维热流的破坏1653,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护热板的护热温度控制不准确。国内外很少有导热仪在这方面严格按照测试方法标准规定进行实施,即采用温差热电堆来检测护热板和中心量热板之间的温差。(2)量热板和护热板的温度均匀性。量热板和护热板的温度均匀性取决于加热板中电阻加热丝的盘绕方式,这方面ASTM有严格的标准可以执行。导热系数仅针对存在导热的传热形式,当存在其他形式的热传递形式时,如辐射、对流和传质等多种传热形式时的复合传热关系,该性质通常被称为表观导热系数、显性导热系数或有效导热系数。扩展资料:不同物质导热系数各不相同;相同物质的导热系数与其的结构、密度、湿度、温度、压力等因素有关。同一物质的含水率低、温度较低时,导热系数较小。一般来说,固体的热导率比液体的大,而液体的又要比气体的大。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两种状态分子间距不同所导致。现在工程计算上用的系数值都是由专门试验测定出来的。与受潮带来的影响不同,温度升高会引起分子热运动的加快,促进固体骨架的导热及孔隙内流体的对流传热。此外,孔壁之间的辐射换热。

在稳态导热中,什么决定物体内温度分布 【在稳态导热中决定物体内温度分布的参数】在稳态导热中,导热系数决定物体内温度分布。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