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科普达人谁与争锋 第七届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在沪举行

2020-07-19新闻4

东方网记者曹磊7月19日报道:沪上科普达人谁与争锋,是学生、老师、工程师、医务工作者、专业讲解员还是你?围绕“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的主题,第七届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复赛,今天在上海科普公园4大赛区同时展开,全市脱颖而出的百余位选手悉数到场,一展风采。

本届科普讲解大赛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上海科技节组委会与上海科技会展有限公司承办,并获得上海奥奇科技发展基金会捐赠资助。通过比赛为汇聚更多优秀科普人才、培养一批沪上科普达人,共同普及科普文化,传播创新精神而助力。

去年10月即启动全城招募,报名非常踊跃,公众对科普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全市各区共有591位选手参与到初赛的比拼中,创历年新高。共有160位优秀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到复赛中。受新冠疫情影响,最终今天有100多位选手现场报到参赛。

选手中,男女比例近1:3,女性选手远超男性选手。非专业选手人数超越了专业选手,达76人,占复赛总人数的72%。其中,医务工作者达31人,在全民防疫新常态下,专业的医学科普,以及医学知识大众普及成为了本次大赛一大亮点。在选手中更有记者、工程师、00后在校生的加入,不同职业选手覆盖面较往年更广。他们将深度解读最新科研成果、趣味普及相关科学知识、用科学的声音击碎谣言,共同演绎科普传播的奥妙。

本届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复赛,内容围绕自然科学类或技术知识类相关科普知识展开,分4个赛区同时进行,每个赛区的前十名选手晋级决赛。选手得分由评审专家组打分和比赛扣分两部分组成,打分满分100分。评委将从内容陈述、语言表达、整体形象三方面综合评分;比赛扣分包括超时、少时扣分和科技常识题答错扣分,除了考验选手的讲解口才,更考验临场应变能力和过硬的科普知识功底。

追赶地震的脚步、不容小觑的“眼跳”、5号电池的前世今生、最熟悉的“陌生人”……当天比赛现场,众多选手带着有趣的题目和精心准备的主题开始了自己的科普讲解,从一个个公众关注的热点“小问题”切入,引起观众共鸣。如肝胆疾病及急救科普教育基地的护理陈慧颖,以人各有“痣”“痣”却不同为题目,为大家科普了痣的良恶不同,是否需要手术,消除了不少人谈“痣”色变的焦虑。新华医院崇明分院的护士董钰荟通过生动的血管的故事,让大家知道了熬夜、胡吃海喝等对年轻人的危害。上海电影博物馆的刘懿婷以别被“杏仁核”劫持了为题,为大家分享了现代都市人应该掌握的情绪管理诀窍。

据悉,晋级选手将在今年8月上海科技节期间,展开决赛比拼,期待着新一批科普达人脱颖而出,晋级最终的全国赛,与全国顶尖的科普讲解选手们过招。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