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陈平原的学术成果 左图右史与西学东进

2020-10-02知识6

有哪些历史专业入门书籍值得推荐? ?www.zhihu.com 黄仁宇的书一度很热,但我没有选择《万历十五年》,其中的一个顾虑是觉得公众未必都读出了该书的深意。这里选择黄仁宇的两本书,略近于随笔集,很像是对。

陈平原的学术成果 左图右史与西学东进

国家清史纂修工程的计划与体例 清史纂修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开局阶段,为期3年左右,主要进行体裁体例和总体框架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以项目立项形式分解编纂任务。第二阶段为撰写和评估阶段,为期4至5年,全面开展研究撰写工作,评估工作同步推进。第三阶段为审改合成阶段,为期2至3年,对编纂成果从政治观点、学术内容、整体结构、史事撰述、史料运用、文字风格等方面进行修订、统稿、合成,编定成书。为做好体裁体例和总体框架的设计工作,从2003年开始,清史编纂委员会用近一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多次召开学术研讨会,并面向社会印发调查问卷,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清史》体裁体例,原则通过初步拟定的总体框架和全书目录。《清史》拟由通纪、典志、传记、史表、图录五部分组成,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客观、全面、翔实地反映清代历史全貌。全书共计92卷,总字数超过3000万字。从拟定的清史目录看,通纪分为清建立、入关、康熙之治和雍正改革、乾隆统一中国、清朝中衰、外国侵略和农民战争、清自强运动、最后衰亡8卷。典志分为天文历法、地理、人口、民族、法律、农业、手工业、商业、外贸、交通、财政、学术、西学、诗文小说、戏曲书画等35志39卷。传记分为22卷。

陈平原的学术成果 左图右史与西学东进

蔡东藩的通俗演义史哪一本的可读性最高? 蔡东藩通俗历史写作的特色和成就 刘勇强《中华读书报》(2015年09月16日 10 版)“蔡东藩历朝通俗演义”(共11部),中华书局2015年7月出版 1/6页《明史通俗演义》插图 除了明代书坊主余象斗偶尔喜欢将“自己”作为“形象代言人”刻印在其编刻的书上外,明清小说插图中几乎看不到作者的身影。当年会文堂石印本蔡东藩“历朝通俗演义”,却在《明史通俗演义》《民国通俗演义》第一回,分别有一幅貌似反映作者写作情形的插图。在《明史通俗演义》的那幅中,书案一侧放着一箱《明史》和另外两函不知书名的书,似乎表明了蔡东藩依据正史、兼采其他的创作方式。众所周知,史书因史家的观念、角度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叙述方式,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面相。对蔡东藩的正面评价多半是“通俗史家”,对“历朝通俗演义”的肯定也主要是从“通俗史学著作”着眼。这固然不错,但又可能简单了点。如果我们把蔡东藩及其“历朝通俗演义”放在历史叙述传统及其演变的大背景下看,对其特点、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也许可以更周全些。中国古代的历史叙述有多种样态,主要有代表官方和主流意识的正史、士大夫依据个人见闻的野史杂传,以及民间艺人的讲史和历史演义。而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人们对。

陈平原的学术成果 左图右史与西学东进

读中国历史是先读通史好还是先看断代史好 第一单元的通史,试图将市面上现有较好的各类通史性著述融入其中;第二单元断代史内容则相对精深化,个别断代史缺列书目,则是考虑到目前尚未有特别适合入门者阅读的著作,可参照通史来把握。余下的四个单元,入选标准主要考虑的是著作的可读性,个别因为所涉及内容重要且难以替代,故一并列入。此外,读者如有兴趣,不妨按照本书目所出列的作者“按图索骥”,进一步查阅他们的其他著作,因为这些人大都是近现代学林中的佼佼者,这里也只是择取了他们著作中可读性较强且篇幅也不大的著述。希望读者通过本书目能够对中国历史有一个较为可亲、可敬的认识,并能从中感到兴味。当然,任何书单都只能反映个别的视角和观点,而且亦总有缺漏之处,因此它也势必不能涵盖或替代其他类似的推荐,而这一点正是我最后要特别强调的。二、书目(一)、通史:1.钱穆:《国史大纲》2.吕思勉:《中国通史》3.傅乐成:《中国通史》4.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5.(日)内藤湖南:《中国史通论》6.(日)宫崎市定:《宫崎市定中国史》7.(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8.(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9.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国大历史》10。.

#黄仁宇#蔡东藩#文化#读书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