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伐蜀
苴地(今四川省广元市一带)原本是属于为巴国的地盘,在战国晚期时被蜀国占领,《华阳国志·蜀志》“蜀王别封弟葭萌于汉中,号苴侯”。但是因为苴人和巴人同宗的的关系,苴国却与巴国的关系很好,蜀王当然不高兴了,于是在秦惠文王更元七年(公元前316年),蜀王亲率大军伐苴侯,占领葭萌(今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北),巴国自身的国力无法与蜀军对抗,只好求救于秦。“苴侯奔巴,巴为求救于秦”。这种行动无异于引狼入室,以致最终酿成灭国之祸。为强秦大军南下提供了充分的借口。
引狼入室
在秦惠王召开的决策会议上,形成两派意见,张仪主张伐韩,司马错力主伐蜀,易老师文章里已经详尽阐述各种优劣,不再赘言。秦惠王最终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华阳国志》对秦灭巴蜀的相关记载:“蜀王伐苴侯,苴侯奔巴,巴为求救于秦。秦惠文王遣张仪、司马错救苴、巴,遂伐蜀,灭之。仪贪巴、苴之富,因取巴,执王以归,置巴、蜀及汉中郡。”
伐蜀路线图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惠文王时期,司马错就灭了蜀国,“九年,司马错伐蜀,灭之。”“灭之”就是消灭了,归秦国所有,后来秦昭王时期蜀国的君主又叛乱了,秦惠王时期真正控制住了蜀国吗?
而且《史记.张仪列传》的记载:“贬蜀王更号为侯,使陈庄相蜀。”既然已经“灭之”了,何来贬王为侯?干嘛不分封或者设置郡县呢,秦惠王派陈庄为相,就是为了监督管制蜀国,这说明蜀王仍然统治着蜀国,只是被贬为侯,蜀国并没有被司马错所灭,蜀国只是臣附于秦国而已。
陈庄相蜀
但是一点很重要,当时秦惠王自己也才是个秦侯,称王是两年以后的事情,这也至少说明蜀国是和秦国是平起平坐的,有独立小朝廷的诸侯国。两年多之后,秦惠王病重去世,秦武王继位,蜀相陈庄“杀蜀侯来降”。归降秦国。 秦武王元年,陈庄背叛秦国,于是秦国再次发兵攻打蜀国“秦使甘茂定蜀”,司马错受命协助平定蜀地之乱,甘茂诛杀陈庄。
秦国这次拿蜀国怎么办?《华阳国志》“秦封王子辉为蜀侯。”是不是也像之前的蜀国,有小朝廷的诸侯国,历史上没有记载。但是在秦昭王六年,这个蜀侯王子辉也叛乱了。于是司马错再次伐蜀,诛杀公子辉以及郎中令等二十七人 ,平定了蜀地叛乱,而且这次蜀国国号彻底被废除,正式被划入秦国郡县制中。所以说在此之后,秦国才是真正意义上吞并统治了蜀国。而这次才是真正的“司马错定蜀。”在这次司马错平叛之后,蜀国再无反叛。
司马错定蜀
其实这期间还有一个被遗忘的国家---充国,范围在今嘉陵江流域全境、巴中市西南、广安市西以及绵阳市东南的部分地方。充国从春秋时期发源,到战国中后期被秦国消灭。对于秦国来说,消灭巴国、蜀国、苴国、充国这四个诸侯国,不仅获得了粮仓,为长平之战战胜赵国打下了基础,也为之后进攻楚国获得了有利的位置。
司马错
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华阳国志·蜀志》“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为黔中郡”。司马错攻下了江州,并沿长江而下,收取枳城(今重庆市涪陵区),首先夺回“黔中”中的巴地,溯巴涪水(乌江)而上,沿郁水东进,进而夺取了楚黔中的临沅等地。但随后楚军大举反攻,黔中得而复失。司马错经历了这次惨痛的失败后,再不见其带兵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