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二甲基甲酰胺职业危害 二甲基甲酰胺对人体有多大伤害

2020-07-19知识15

DMF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毒物经各种途径吸收后,主要经肝内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进行脱甲基化作用,脱去一个甲基,代谢产物为一甲基甲酰胺和甲酰胺,代谢迅速,甲酰胺在血中滞留稍长,进而代谢为甲酸和氨排出,部分二甲基甲酰胺以原形物从尿和呼气排出。人每天吸入DMF浓度为63mg/m^3·4h,共5天,停止接触4小时,血中 DMF已不能检出,吸入浓度为30mg/m^3,24小时代谢物的排出量占总量的61~86%;吸入浓度为60mg/m^3,24小时尿中的一甲基甲酰胺排出量不超过30mg,48小时内已不能检出;浓度为27mg/m^3,吸入5天,24小时尿中一甲基甲酰胺量为25mg左右,从而提出24小时尿中一甲基甲酰胺超过60mg,提示接触DMF浓度已超过60mg/m^3,故认为尿中一甲基甲酰胺可作为接触DMF的一个监测指标。对眼、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侵入机体后,主要由肝内代谢,排泄较快,主要靶器官为肝脏,肾脏也有一定损害,属中等毒性。临床表现呼吸道吸入后一般经6~12小时左右后发生急性中毒;皮肤侵入,潜伏期可较长,也有在皮肤灼伤基本愈合后再出现中毒的报道。亚急性中毒病例,自接触至发病为2~4周时间。临床特点:刺激症状:DMF蒸气可引起眼、上呼吸道轻、中度刺激症状。皮肤:污染皮肤可致轻、重不等的灼伤,皮肤起皱,肤色发白,伴有灼痛感,严重者。二甲基甲酰胺对皮肤是有害的吗?被灼伤以后怎么处理? DMF,富马酸二甲酯,一种防霉剂,曾广泛应用家具业、制鞋业。DMF有毒,过量使用引起消费者皮肤过敏、皮疹或灼伤。法国、波兰、芬兰、瑞典和英国等,都相继发生过消费者过敏。二甲基甲酰胺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您好!有害。1.可经2113呼吸道、皮肤及5261消化道吸收。呼吸道吸入后一般4102经6~12小时左右后发生急性中毒;皮肤侵入,潜1653伏期可较长,也有在皮肤灼伤基本愈合后再出现中毒的报道。亚急性中毒病例,自接触至发病为2~4周时间。2.侵入机体后,主要由肝内代谢,排泄较快,主要靶器官为肝脏,肾脏也有一定损害,属中等毒性。3.眼,污染眼引起灼痛、流泪、结膜充血;严重者可引起角膜坏死。职业病危害来源因素有哪些 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有(具体情况可登陆中国职业病网进行参考):粉尘。各类固体粉碎、切割、研磨和粉末状物搬运等均可产生大量粉尘。此外,生产性粉尘沉降后,由于未及时。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是职业病吗一 是否是工伤主要看员工是在哪里中毒,如果是在单位发生事故中毒是属于工伤范畴。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二甲基甲酰胺、丁酮职业病健康体检的评价依据以及职业禁忌与职业健康复查的指标是什么? 依据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二甲基甲酰胺的职业禁忌为慢性肝炎(二甲基甲酰胺主要靶器官位肝脏,肾脏也有一定损害,所以检查重点为肝脏,具体复查指标也主要针对肝脏)丁酮属低毒类,根据GBZ188 4.6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界定原则可以不进行职业病健康体检。什么叫职业危害?职业危害包括哪些内容? 职业危害指在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zhidao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的总称。大体分为四类:1.物理性有害因素,包括异常气象条件、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2.化学性有害因素,包括毒物和粉尘。3.生物性有害因素,包括生物源性应变源、细菌、病毒等。4.不良生理心理性因素,包括人体工程问题、工作过度紧张、职业性心理紧张等。扩展资料:2009年9月1日,国家安监总局颁布的《作内业容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正式开始实施,同年11月1日,该局制定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施行,为预防和减少职业危害,改善作业环境,保障劳动者生命健康权益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根据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内容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或强度,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参考资料:-职业危害

#甲酰胺#危害因素#呼吸道#二甲基甲酰胺#职业病危害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