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结论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的结论

2020-10-02知识5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的结论 等间距选取8个频率点利用干涉法进行测量,记录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绘制频率-理论波长和实验测试波长的变化曲线,绘制波长-谐振器读数的关系曲线,进行分析讨论.从数据表格可以看到,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测量波长.

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结论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的结论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实验 的误差分析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实验的误差分析 ①实验中空程没能完全消除;②实验对每一百条条纹的开始计数点和计数结束点的判定存在误差;③实验中读数时存在随机误差;。

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结论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的结论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及使用的实验报告怎么写 (2)观察等倾干涉、等候干涉的条纹,并能区别定域干涉和非定域干涉(3)测定He-Ne激光的波长(4)观察白光干涉条纹和测定钠光波长及相干长度 实验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仪He-Ne激光器实验原理1.迈克尔逊干涉仪图1是迈克尔逊干涉仪实物图。图2是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示意图,图中M1和M2是在相互垂直的两臂上放置的两个平面反射镜,其中M1是固定的;M2由精密丝杆控制,可沿臂轴前、后移动,移动的距离由刻度转盘(由粗读和细读2组刻度盘组合而成)读出。在两臂轴线相交处,有一与两轴成45°角的平行平面玻璃板G1,它的第二个平面上镀有半透(半反射)的银膜,以便将入射光分成振幅接近相等的反射光⑴和透射光⑵,故G1又称为分光板。G2也是平行平面玻璃板,与G1平行放置,厚度和折射率均与G1相同。由于它补偿了光线⑴和⑵因穿越G1次数不同而产生的光程差,故称为补偿板。从扩展光源S射来的光在G1处分成两部分,反射光⑴经G1反射后向着M2前进,透射光⑵透过G1向着M1前进,这两束光分别在M2、M1上反射后逆着各自的入射方向返回,最后都达到E处。因为这两束光是相干光,因而在E处的观察者就能够看到干涉条纹。由M1反射回来的光波在分光板G1的第二面上反射时,如同。

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结论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的结论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及数据处理(纳光波长) 匿名用户 278人觉得有用 Lin夕子03 2020-06-25 1、迈克尔逊干涉仪 实验报告及数据处理如下: 实验名称: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 实验目的: 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干涉。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 1,要点:主要是光程差的调节.如果是等倾垂直,等厚的时候,接近垂直2,零光程差的话就是加强啊,没有条纹.不是,反例,牛顿环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和使用实验的数据怎么处理啊。要详细点的. 【实验名称】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实验目的】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干涉原理和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学习其调节方法;2.调节非定域干涉、等倾干涉、等厚干涉条纹,了解非定域干涉、等倾干涉、等厚干涉的形成条件及条纹特点;3.利用白光干涉条纹测定薄膜厚度.【实验仪器】迈克尔逊干涉仪(20040151),He-Ne激光器(20001162),扩束物镜【实验原理】1.迈克尔逊干涉仪图1是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示意图G1和G2是两块平行放置的平行平面玻璃板,它们的折射率和厚度都完全相同.G1的背面镀有半反射膜,称作分光板.G2称作补偿板.M1和M2是两块平面反射镜,它们装在与G1成45o角的彼此互相垂直的两臂上.M2固定不动,M1可沿臂轴方向前后平移.由扩展光源S发出的光束,经分光板分成两部分,它们分别近于垂直地入射在平面反射镜M1和M2上.经M1反射的光回到分光板后一部分透过分光板沿E的方向传播,而经M2反射的光回到分光板后则是一部分被反射在E方向.由于两者是相干的,在E处可观察到相干条纹.光束自M1和M2上的反射相当于自距离为d的M1和M2ˊ上的反射,其中M2ˊ是平面镜M2为分光板所成的虚像.因此,迈克尔逊干涉仪所产生的干涉与厚度为d、没有多次反射的空气平行平面板所产生的干涉。

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单色光的波长实验报告和数据处理~ 【实验名称】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实验目的】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干涉原理和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学习其调节方法;2.调节非定域干涉、等倾干涉、等厚干涉条纹,了解非定域干涉、等倾干涉、等厚干涉的形.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误差是怎么产生的? 1,仪器本身震动,2,条纹有宽带.3,读数的滚轮上面精确度有限.4,人眼观察偏差,5,波长不是单色有宽度.6,仪器本身零件间空隙,等等还有很多,但是主要误差就上面几个。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总结

#迈克尔逊干涉仪#干涉仪#薄膜干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