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农业与工业化张培刚百度云 农业与工业化的作者简介

2020-10-01知识9

张培刚的著作发表 《清苑的农家经济》,商务印书馆,1936年;《广西粮食问题》,商务印书馆,1938年;《浙江省粮食之运销》,商务印书馆,1940年;《农业与工业化》,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1949年英文版初版,1969年再版;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年中文版初版,1988年版。《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合著),人民出版社,1980年。《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 农业国工业化问题》,湖南出版社,1991年。《新发展经济学》(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中国粮食经济》,即将出版,1998年。

农业与工业化张培刚百度云 农业与工业化的作者简介

哈佛三剑客的张培刚 张培刚(1913.7~2011.11),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中国经济学家,被认为是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张培刚1934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经济系,194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国立武汉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顾问及研究员、华中工学院建院筹备委员会委员兼基建办公室主任、华中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教授等职。张培刚是世界公认的发展经济学创始人,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经济系。1941年4月,张培刚与吴于廑同榜考取清华大学第五届留美公费生,成为武大考上清华庚款公费留美的第一人;同时,他们二人也是该次考试所招取的仅有的两名文科类考生,分别为“经济史”和“工商管理”学科。在哈佛大学先后获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45年,张培刚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问世,他的博士论文获得1946-1947年度哈佛大学经济学“大卫·威尔士奖金”,他也是荣获此奖的“东方第一人”。此奖项为哈佛大学年度最佳经济学博士论文,获奖者可以得到500美金的奖励。这篇论文后来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而张培刚本人也被誉为“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1946年8月,来到武大任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1948年1月,又应聘担任。

农业与工业化张培刚百度云 农业与工业化的作者简介

有哪些确实让你如获至宝、受益匪浅的书?

农业与工业化张培刚百度云 农业与工业化的作者简介

张培刚的个人经历 1928年武汉省立第一中学初中毕业(武昌区昙华林117号,现武汉市第十四中学);1934年武汉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1934年毕业后即被选送到前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农业经济研究工作;1941年考取清华庚款留美公费生;1941年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并于一年后转入文理学院研究生院攻读经济学学位;1943年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在哈佛期间,师从熊彼特、张伯伦、布莱克、汉森、厄谢尔、哈伯勒等大师,深入学习和研究当时世界最前沿的经济学理论。1946年张培刚回国,担任母校武汉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1947年,他的博士论文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农业与工业化)获得1946-1947年度哈佛大学经济学专业最佳论文奖“大卫·威尔士奖”,该文是世界范围内第一部以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为主题的专著,并在农业国工业化问题上提出许多独到而精辟合理的观点,后该文被收入《哈佛经济丛书》,这本书使他斐声于西文经济学界,也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早从历史上和理论上比较系统地探讨农业国工业化问题的经济学家,被誉为“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1948年任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顾问及研究员;1949年。

#经济学#农业发展#发展经济学#哈佛大学#张培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