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地质填图路线小结怎么写? 野外地质填图规程

2020-10-01知识4

(一)常规地质填图技术地质填图包括正测、简测(正测77%)和草测(正测(65%)3种,不作特别说明时,所有地质填图均指正测。目前,煤田地质工作中应用最多的是1:10000和1:2000的地质填图。执行规范:《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18341—2001。(二)数字地质填图技术1.传统地质工作野外运用地质罗盘、锤子等工具,通过系统连续的野外路线观测,将观测的地质现象详实记录于野外记录本上,作为第一手原始资料保存。室内技术人员需花费大量时间对取得的大量原始地质资料检查无误后进行数字化,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所需的各类最终成果图。其缺点一是形成的纸质野外原始资料多,难于保存、管理;二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整理原始资料,增加了工作周期;三是海量数据无法实现数据共享,不便交流。2.数字地质调查及其意义数字地质调查是以数字地质调查的技术理论、方法与数字地质调查系统DGSS为基础的新技术。数字地质调查系统DGSS是贯穿整个地质矿产资源调查过程的软件,系统基于数据库技术和3S技术(GPS、GIS、RS)实现了整个地质调查过程的数字化与一体化。系统由数字地质填图系统RGMap、探矿工程数据编录系统PEData。

地质填图路线小结怎么写? 野外地质填图规程

野外地质填图路线类型 野外填图路线必须系统连续地进行。野外填图路线一般有两种:一是大致垂直于(横穿)填图区的岩层和构造线的走向布置路线,称为穿越法;二是沿各地质体界线或对其他地质现象进行追索观察,称为追索法。在野外填图过程中一般以穿越法为主,并辅以追索法。考虑到区域地质填图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反复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从野外客观实际出发,按在野外工作不同阶段布设填图路线的不同目的,野外地质观测路线可划分为踏勘路线、系统观测路线和检查路线3种。1.踏勘路线当进入到一个新区,人们对区域地质情况尚不了解或了解甚少的情况下,需要对全区岩类和地质构造等情况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以便为编写设计和部署区域地质填图工作收集素材提供依据而布设的野外观测路线。2.系统观测路线在项目设计书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以后,按照设计要求对全区系统布设的全面填图路线,用以完成地质图的填制。因此路线的布置必须以全面控制测区主要地质体和构造形迹的形态和分布规律为目的,路线经过位置应尽量能控制地质体间的一些重要接触关系或重要构造部位,以求能收集到尽可能丰富的资料。此类路线应以垂直区域构造线方向的穿越路线为主,适当辅以追索路线。对一些重要。

地质填图路线小结怎么写? 野外地质填图规程

英国地质填图标准 英国大部分地区属低山丘陵,植被发育,露头稀少,野外调查以所要研究的地质问题为目的。Barnes撰写的《Basic Geological Mapping》第1版,详述了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2004年第4版反映了地质填图方法的新进展。详细内容在本章第四节中介绍。英国地调局已经将所有地质制图的符号、线性和地层修饰用法合并到地质制图与符号标准中,它们代表了英国的标准。这些符号可以用于所有比例尺的地质图。地质填图结束以后通常要编写地质报告来解释说明填图区域的地质情况。实际上,专业的地质学家会用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地质报告而不是野外考察。编写报告或与此有关的文件或论文的目的在于和其他人交流意见和想法。和美国一样,英国地质调查局也非常重视地质报告的编写,在Barnes编写的《Basic Geological Mapping》一书中对地质报告编写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推荐了《怎样写地质语言》(Vansberg,1952)、美国地质学家编写的《给美国地质调查局报告作者的建议》(Bishop et al.,1978)、《科学家们必须写的》(Barrass,1978))和《完整的纯文字》(Gowers,1986)等优秀的书籍作为参考。下面简要介绍Barnes等(2004)为英国地质调查局工作人员编写的报告编写方法。一、编写。

地质填图路线小结怎么写? 野外地质填图规程

第四纪野外地质填图要点

地质填图应该怎么做,应该做什么准备,注意点什么 在野外实地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按一定比例尺将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填绘在地理底图上而构成地质图的工作过程。简称填图。是区域地质调查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研究区域地质矿产情况的一种重要方法。地质填图的基本工作程序大致如下:全面收集和研究有关填图区域已有的地质资料,通过实地踏勘,有时还需要进行航空和卫星相片的地质解释(见遥感地质),选择和实际测制具有代表性的地质剖面(见地质编录),以了解和掌握填图区域的基本地质情况,并根据任务的要求和比例尺的大小,确定填图单位。将地层、岩体等地质体按其野外标志(如层面、界线)划分为不同的岩层、岩体或岩性组合(岩性段、岩相带)作为野外地质图上能够反映填图区地质特征的基本组成单位。填图单位的粗细取决于填图的比例尺,比例尺越大,填图单位划分越细,有时可相当于地层的一个“统”或“阶”,或为其一部分。根据所布置的路线,进行野外实地填图。填图路线的布置以能够控制地质体的边界线为准则,其疏密程度取决于地质调查比例尺的大小和填图区的地质地貌情况的复杂程度。填图路线的确定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大致垂直于(横穿)填图区的岩层和构造线的走向布置路线,称为穿越法;穿越法:垂直或大。

美国地质填图标准和指南

野外砂砾岩描述 要地质填图记录本上的那种 野外观察砂砾来岩的特征,描述内如:主要有颜色(包括风化面和新鲜源面)、结构、构造,砂砾石的组分成分(砂质成分、砂砾石的粒径)、胶结物的成百分等,描述产状特征,再描述野外度的观察现象(包括风化情况、构造破坏情况、在地层中的产出特征知),必要时道,再画上素描图、或照片(注意放置比例尺)。

本节主要根据加拿大国家地质填图计划和正在进行的能源与矿产地质填图计划,简要总结加拿大地质填图方法。一、填图比例尺及精度要求在国家地质填图计划中,所有项目都是大面积区域地质填图,但不要求用统一比例尺进行地质填图,常用的比例尺有1∶50000、1∶100000和1∶250000,有些项目采用1∶325000和1∶500000比例尺。能源与矿产地质填图计划未见填图比例尺相关报道。二、地质填图标准和指南加拿大早期地质填图受英国影响,从1983年《北美地层规范》制订后开始向美国靠拢。不过,由Barnes等(2004)编写的《基础地质填图(Basic Geological Mapping)》仍是加拿大填图人员的必备指导书,在加拿大地质调查局网站中野外地质填图方法的介绍仍然以英国地质调查局通用的《基础地质填图》一书为蓝本,详细内容见本书第五章。无论是国家地质填图计划还是能源与矿产地质填图计划,都没有制定具体的填图要求或规范。只有加拿大地质调查局与美国地质调查局共同制定的北美野外地质描述的科学语言标准,详细内容见第二章。另外,1997年5月,加拿大地质协会及来自加拿大政府和私企及USGS的42位代表讨论了数字地质图标准问题。三、地质填图方法从加拿大地调局参与编制的指南和。

野外地质填图时地质界线的连接绘制需要注意什么呢? 在野外填图时,地质界线是地质图上反应地质体空间展布规律的最重要内容,也是关乎项目成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野外情况复杂,无法举例,现在我也只能将普遍要注意的问题给你介绍一下,供你参考,一般情况下,都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每个基本观测点都应根据实际观察到的地质界线沿走向向两侧送线,用实线画到眼睛观测到的地方,并允许利用某些间接标志用虚线有限制地作些推断,但必须在另一条观测线上核实校正后才可将虚线改为实线。当视野受到影响时,应选择视域较开阔的高地进行目测勾绘送线,或者沿地层分界进行短距离追索后再勾绘。地质界线的勾绘,不仅在地质分界点上进行,在整个野外填图过程中,都要随时注意地层和地质界线的变化,及时勾绘到野外手图上。尤其是遇到能够远眺到远处连续的地质界线全貌的机会,不要轻易放过,应及时用虚线勾绘到野外手图上,待以后观测线通过时,再加以修正。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野外工作量,而且勾绘的地质界线比较精确。(2)注意岩层(或断层)产状与地形的关系,正确运用“V”字形法则,切忌一律直线相连或线不切实际的弯曲。(3)掩盖区范围较大时,应圈定第四系,零星分布的小面积第四系不再单独圈定。基岩地质界线连接。

地质填图路线小结怎么写? 今天的工作量,地层,构造,岩浆岩,另外写一下该地的矿产,还有存在哪些不足需要补充。基本上就是这些吧。

#地质#比例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