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对于课堂教学的启示 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将二语习得理论研究有效运用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仍然是急需探讨的问题。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进行一定的整理分析,结合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以期提出一定的教学启示。
如何有效提高第二语言习得的课堂教学,英国作业 密切结合中国学习者特点的二语习得研究将有助于认识中国学生外语学习的客观规律,揭示外语学习的认知心理过程,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外语教学指导思想,有助于解决我国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整体上提高我国外语教育水平,发展我国的外语学习理论和外语教学理论。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有什么特点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的特点主要是由汉语的特点所决定的。一个世纪以 来,汉语语言学的研究取得很大的成果,建立了比较 完善的理论体系,这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 提供了理论基础。一、初级阶段接触到的汉语特点(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 如果从人们感知和记忆能力来说,汉语并不像很 多人想象的那么难。(1)语法方面。汉语的最大特点是没有严格意义 上的形态变化。名词没有性、数、格的变化,动词没有 人称、性、时、体、态的变化。比如说,“我去书店。这个 句子,主语可以换成你、你们、他、她、我们、他们等代 词。时间可以说今天、明天、昨天等,而谓语都不变。汉 语只要按一定顺序排列就行了,与印欧语言很多屈折 变化相比,汉语形式结构简明,语法规则比较简便。虽 然缺少形式变化,但句子和话语的理解以语义的关联 和表达功能为主,语法关系次之,这也为留学生在理 解和使用汉语时减少了许多形式上的负担。
简答输入假说对第二语言教学有何启发意义 美国语言学家S D.Krashen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二语习得理论—“监控理论”,其中包含五个假说,即习得一学习假说,监控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the Inputhypothesis)和情感过滤假说。他认为输入假说“也许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惟一最重要的一个概念”(Krashen 1982:9),因为它回答了语言学习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怎样习得语言,尤其是外语。对Stephen D.Krashen的i+1理论,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有过评介,有的还作了批判性研究,如Gregg(1986),程恩洪(1988),邵永真(1999)等,有人甚至引进信息论对“i+1理论”中的“1”进行了量化研究(参见艾瑞喜,1998)。但这一假说从理论上为第二语言学习及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概念,在外语教学界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很多学者和外语教育者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力图把此学说引入到外语教学中来。(一)i+1理论的提出。事实上输入假说并非Krashen首创。Macnamara、Ashes、Wagner Cough和Hatch、Winitz都曾对此做过相应研究。当Krashen着手研究这一课题时,就很自然地站在了所有前人的肩膀上。他在总结并提炼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使之得以拓展与升华,最后为之创名,称为输入假说。(二)i+1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