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及难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的现象。我国将科技成果加以转化应用达到产业化的比例仅有约2%~6%,科技研发对经济和社会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我国需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难在哪?一是高校、科研机构有效供给不足。高校、科研机构是科技成果的主要来源,而大部分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是基于科研兴趣或者是前沿热点,没有真正形成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为依归的研发模式。这造成科研人员的技术研发活动在立项阶段就可能与市场需求不一致,导致具有转化价值的成果比例不高。由于不需要经历市场竞争,高校院所的科研活动动力不足,难以与市场贴近,大部分科技成果很多时候与企业的现实需求是错位和脱节的。导致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看起来十分丰厚,但真正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有效供给的成果却很少。现行考核体系下“重研发、轻转化”“重论文、轻专利”等现象仍然存在,这导致科研人员片面追求发表论文的数量,对转化科技成果的市场意识和积极性都不强烈。大量科技成果仅仅成为课题或项目完成的标识而被束之高阁,未能通过转让。
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机制研究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摘要】我国的近些年的专利申请数和受理数充分显示我国已经是专利研发和申请大国,这些成就值得广大的科研人员骄傲和自豪。但是纵观科研工作的整个过程,很容易发现我国科研工作的不足之处,专利质量不高、专利转化率很低;其中高校在科研资金、科研人员、专利申请量都充分显示我国高校是我国科研的的重要主体之一,但其科研成果转化率不足20%,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的水平。本文以我国高校为探讨对象,浅谈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与股权激励。首先,本文阐述了科技成果转化与股权激励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该课题目前的研究状况;其次,系统的介绍了科技成果转化理论和股权激励理论,分析了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引入股权激励的必要性,介绍了股权激励的模式,浅谈如何改进我国高校的科技成功转化与股权激励的模式,在机制体制上的建议以及探讨不同情况下不同激励方式的选择。【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转化机制一、前言2015年,我国专利的申请量和受理量均较上年大幅增加,接连5年排在世界第一。相关资料表明,中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率在5.3.5.
如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什么就这样的难?! 《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切实提升高校专利质量,促进高校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