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一道有关于物理波的干涉的问题 分振幅干涉图

2020-10-01知识6

如图是两列相干波产生的干涉现象示意图,S 图是两列频率相同的相干水波于某时刻的叠加情况,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波峰和波谷,则C点是波谷与波谷相遇点,A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D点是处于振动减弱区域.则A、C两点是振动加强的,且B、D两点是振动减弱的.A、当A点出现波峰后,经过半周期该点还是波谷,故A错误;B、B点的振动总是减弱,振幅始终为零,故B错误;C、当C点是波谷与波谷的叠加,则位移最大,是加强点,故C错误;D、D点是振动最弱的点,干涉过程中振动始终为零,故D正确;故选:D.

一道有关于物理波的干涉的问题 分振幅干涉图

光的干涉分为哪三种类型 双光波干涉:即两个成员波的干涉。杨氏双孔和双缝干涉、菲涅耳双镜干涉及牛顿环等属于此类。双光波干涉形成的明暗条纹都不是细锐的,而是光强分布作正弦式来的变化,这就是双光波干涉的特征。多光波干涉则可形成细锐的条纹。多光波干涉:即多于两个自成员波的干涉。陆末-格尔克片干涉属于此类。图中A为平行平板玻璃,一端开有倾斜的入射窗BC。从S发出的源波经BC进入玻璃片后在其上、下表面间多次反射。每次在上表面反射时,皆同时有一波折射入空气中百。所有各次折射入空气中的波就是从同一源波按分振幅方式造成的一组成员波。在透镜L 的焦平面Π上观测干涉条度纹。相邻两波在P点的位相差为 公式1式中λ 为光波在真空中的波长,n为玻璃的折射率,t为玻璃片厚度,β 为玻璃片内的光程辅助线与表面法线的夹角。在接收面光强分布的条纹十分细锐,这是多光波干涉的特征知。偏振光的干涉:在以上所举的干涉中道,各成员波在考察点处可认为偏振方向大体一致。当参与干涉的两个成员波的偏振面夹有一定角(例如 90°)时,如何产生干涉见偏振光的干涉。

一道有关于物理波的干涉的问题 分振幅干涉图

一道有关于物理波的干涉的问题

一道有关于物理波的干涉的问题 分振幅干涉图

什么是干涉图 波的干涉 使某些区2113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5261振动减弱,而且振动加4102强的区域和1653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隔开。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干涉。波的干涉所形成的图样叫做干涉图样。波的干涉通过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而形成。波的叠加原理包含了两点:各波源所激发的波可以在同一介质中独立地传播,它们相遇后再分开,其传播情况(频率、波长、传播方向、周相等)与未遇时相同,互不干扰,就好像其他波不存在一样;在相遇区域里各点的振动是各个波在该点所引起的振动的矢量和。必要条件 两波频率必须相同或有固定的相位差。不能形成干涉图样如果两列波的频率不同或者两个波源没有固定的相位差(相差)相互叠加时波上各个质点的振幅是随时间而变化的,没有振动总是加强或减弱的区域,因而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不能形成干涉图样。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包括水波、声波、光波等等。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相干波源 两列波的相干条件是:1.频率相同 2.振动方向相同 3.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恒定满足上述相干条件的两波源称为相干波源。设有两个频率相同的波源S1和S2,振幅分别为A1和A2,初周相分别为φ10和φ20其振动表达式为:y10(S1,t)=A10cos(ωt+φ10)y20(S2,t)=A20cos(ωt。

牛顿环是分振幅干涉还是分波前干涉 分振幅的典型代表是薄膜干涉,包括 劈尖干涉、牛顿环干涉和迈克尔逊干涉。分波面的代表是杨氏双缝

请问因干涉而静止的点为什么就是干涉相消的点?干涉示意图可以看出来吗? 因干涉而静止的点为什么就是干涉相消的点,其说法应该反过来说:因干涉相消而静止,而不是因静止而相消。从干涉示意图可以看出来,即实线和虚线相交的点组成的线(图中的深蓝色线)。

#光的干涉#波的干涉#薄膜干涉#振动频率#光的衍射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