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伊采夫规则与霍夫曼规则.试分析两者差异的原因 绝大部分情况下是绝对的,但也有例外,没有什么事绝对的.简介 在醇脱水或卤代烷脱卤化氢中,如可能生成两种烯烃的异构体时,则在生成的产物中双键主要位于烷基取代基较多的位置.1875年由A.M.扎伊采夫提出.例如,2-丁醇脱水时,主要产物是2-丁烯,1-丁烯是次要的:1-丁烯取代基与CC双键的超共轭效应使前者较为稳定.烷基取代基越多,超共轭效应的稳定作用越大.扎伊采夫规则与产物的稳定性有关.通常,单分子消除反应服从扎伊采夫规则.影响该规则适用性的因素 以下几个因素会影响这一规则的适用性:①离去基团的影响.有时单分子消除反应出现紧密离子对中间体,离去基团在消除时,离正碳离子仍很近(几埃),对正碳离子有很大影响.例如,在下面的消除HX反应中:式中X为取代基;Φ为H或烃基;Ac为乙酰基.当X为Cl时,顺式为68%,反式为9%,终端烯为23%;当X为OAc时,顺式为53%,反式为2%,终端烯为45%;当X为NHNH2时,顺式为40%,反式为0%,终端烯为60%.随着离去基团X的碱性的增大,所生成的终端烯烃的比例逐步增加,成为主要产物,这时扎伊采夫规则就变得越来越不适用.②强吸电子取代基的影响.在下面的例子中,由于γ位上羰基的吸电子性很强,使得β碳原子上的氢很活泼.β碳原子上所形成的双键可与C=O。
多元醇脱水 醇分子内脱水的取向:符合Saytzeff规则,即生成取代基多的烯烃.醇的分子内脱水消除的是β-H,需要比较高的活化能,故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催化剂如浓硫酸,氧化铝,五氧化二磷等
醇发生分子内脱水反应时遵循什么规则 分子内脱水得到 乙烯,在170 ℃条件下反应 乙醇分子间脱水得到 乙醚,在140 ℃条件下反应。两种反应确实是同时发生的,但程度不同,170 ℃时分子内为主,140 ℃时分子间为。
丝光是什么? 一、丝光的含义1、丝光:棉制品(纱线、织物)在有张力的条件下,用浓的烧碱溶液处理,然后在张力下洗去烧碱的处理过程。2、碱缩:棉制品在松驰的状态下用浓的烧碱液处理,使fibre任意收缩,然后洗去烧碱的过程,也称无张力丝光,主要用于棉针织品的加工。二、丝光与碱缩织物的特点丝光后:织物发生以下变化1、光泽提高2、吸附能力,化学反应能力增强3、缩水率,尺寸稳定性,织物平整度提高4、强力、延伸性等服用机械性能有所改变碱缩虽不能使织物光泽提高,但可使纱线变得紧密,弹性提高,手感丰满,此外,强力及对dye吸附能力提高。三、工序安排1、先漂后丝:丝光效果好,废碱较净,但白度差,易沾污,适合色布,尤其厚重织物。2、先丝后漂:白度好、但光泽差,漂白时fibre易受损伤,适用于漂布,印花布3、染后丝光:适合易擦伤or不易匀染的品种(丝光后,织物手感较硬,上染较快)染深色时为了提高织物表面效果及染色牢度,以及某些对光泽要求高的品种,也可采用染后丝光。4、原坯丝光:个别深色品种(苯胺黑)可在烧毛后直接进行丝光,但废碱含杂多,给回收带来麻烦,很少用。5、染前半丝光,染后常规丝光:为了提高染料的吸附性和化学反应性。棉布丝光分干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