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到2 000余万人,按照目前就业弹性系数计算,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提供20万~80万个就业岗位,2008年仅经济增长就可以提供500万个。
农村劳动力为什么流入城市和城镇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大规模人口迁移,是制度变迁和经济转型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围绕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形成的。在资本稀缺的经济中,推行资本密集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不可能依靠市场来引导资源配置,因而必须通过计划分配的机制把各种资源按照产业发展的优先序进行配置。由此,以资本和劳动力为代表的资源或生产要素,既无必要,也不允许根据市场价格信号自由流动,因此,随着20世纪50年代这种发展战略格局的确定,一系列相关制度安排把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按照地域、产业、所有制等分类人为地“画地为牢”,计划之外的生产要素流动成为不合法的现象。其中把城乡人口和劳动力分隔开的户籍制度,以及与其配套的城市劳动就业制度、城市偏向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消费品供应的票证制度、排他性的城市福利体制等,阻碍了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在部门间、地域上和所有制之间的流动。在这种制度下,不存在劳动力市场,农村居民没有政府的许可不可能向城市流动,劳动和人事部门通过计划来控制劳动力跨部门流动。
外地城镇与外地农村劳动力区别 在北京五险一金,填写外地城镇或外地农村劳动力哪个合算 社会保险 如果你是农业户口,可以要求保险给予补偿,补偿标准为满1年才有不满整年的没有补偿;。
城镇劳动力有什么特点? (1)城镇劳动力供给的特点①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变化。从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上看,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和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家庭收入的迅速提高,使生育率持续下降,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近年来开始减少。②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城镇地区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呈现下降趋势。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年龄较大的群体缺少竞争力退出,二是年轻人口接受教育培训的时间延长,推迟进入劳动力市场。劳动参与率下降无疑减少了劳动力供给,刺激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入。③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变化。城镇人口受教育、培训时间越长,其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时间也就相应缩短。近年来,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技术教育规模的迅猛扩张使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推迟了进入劳动力市场,缓解了供给压力。(2)城镇劳动力需求城镇劳动力需求呈逐年增长态势。城镇劳动力市场可以为公共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431343665部门和非公共部门。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教育和科研机构等在内。除此之外的用人单位都可以归入非公共部门。很显然,公共部门的用人需求增长是比较稳定的,幅度也相对较小。而非公共部门的用人需求则是劳动需求的主导力量,它们的用人。
外埠农村劳动力和外埠城镇职工有什么区别? 外埠农村劳动力和外埠城镇职工的区别在于:前者指的是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员,后者指的是在城镇工作的人员。
外埠农村劳动力和外埠城镇职工有什么区别
农村劳动力与城镇职工的区别 农村劳动力:农业户口,一般没有住房公积金,户籍在当地,现在的是临时户口,要办理暂住证,养老保险以后回家了要转过去(指异地).城镇职工:非农业户口,一般有五险一金.两者的最低。
外埠城镇户口和外埠农村劳动力都分别上哪些社会保险? 在北京工作的人员缴纳社保项目:1、外埠城镇户口: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如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上生育保险)。2、外埠农村劳动力: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