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的技术特点 智能变电站系统分为3层: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过程层包含由一次设备和智能组件构成的智能设备、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完成变电站电能分配、变换、传输及其测量、控制、保护、计量、状态监测等相关功能。根据国网相关导则、规范的要求,保护应直接采样,对于单间隔的保护应直接跳闸,涉及多间隔的保护(母线保护)宜直接跳闸。智能组件是灵活配置的物理设备,可包含测量单元、控制单元、保护单元、计量单元、状态监测单元中的一个或几个。间隔层设备一般指继电保护装置、测控装置、故障录波等二次设备,实现使用一个间隔的数据并且作用于该间隔一次设备的功能,即与各种远方输入/输出、智能传感器和控制器通信。站控层包含自动化系统、站域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对时系统等子系统,实现面向全站或一个以上~次设备的测量和控制功能,完成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SCA—DA)、操作闭锁以及同步相量采集、电能量采集、保护信息管理等相关功能。站控层功能应高度集成,可在一台计算机或嵌入式装置实现,也可分布在多台计算机或嵌入式装置中。实现智能化的高压设备操作宜采用顺序控制,满足无人值班及区域监控中心站管理模式的要求;可接收执行监控中心、调度中心和当地后台系统。
智能变电站采用什么对时方式? 智能变电站的设备都采用什么对时方式?选择什么对时方式能使精度更高?
变电站通常采用什么样的通信网络结构? 智能2113变电站的网络通信结构设5261计需要充分考虑到网络的实4102时性、可靠性、经济性与可扩展1653性。网络的通信结构设计应具有网络风暴抑制功能,支持变电站内设备的灵活配置,减少交换机数量,简化网络的拓扑结构,降低变电站的建造和运行成本。另外,在智能变电站的设计中,还应对网络内的信息流量进行计算和控制,设立最大节点数和最大信息流量,并必须保持系统冗余。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常采用的网络结构有总线型、环型或星型等(见图5-3),也可以将不同的网络结构进行混合,实现网络冗余,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在智能变电站的网络系统中,站控层网络可采用总线型、星型或环型网络结构,而过程层网络可采用双星型及环型结构。随着智能变电站网络系统的发展,还可以将站控层和过程层的网络合二为一,采用单一总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