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蜘蛛会思考吗,古书记载的神奇蜘蛛,帮人们发现了一种新药材

2020-07-19新闻9

中医是我国古文化遗留的宝藏,由于种种原因,在现代社会面临尴尬的境地,受到很多排斥和质疑。不过事实证明,中医药不但非常有用,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比西医要小得多。

中医诞生于上古蛮荒时代。由于当时的生存环境太过恶劣,人们在智者的带领下学会了穿衣避寒、建造房屋居住等办法,同时也出现了对抗疾病的医药。

大文豪韩愈的《原道》一文赞美上古先贤说,“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养之道”,“……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治病救人也是“圣人”的种种举措里很重要的一项。

说起中医药,就不能不提“创始人”神农,也就是炎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先祖之一,炎帝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山林,遍尝百草,寻找有用的药材。其后,一代又一代可敬的医者不断探索、发现,终于在距今两千年前后出现了《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最早的一批中医学著作。

中药材涵盖的范围很广,除了植物和动物,不少虫子都有药用价值。本文提到的蜘蛛和蜂本身不是药材,但这两种虫子在宋朝帮人们发现了一种常见的良药。

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华北地区的芋梗,可用于治疗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疾病,还可以消除肿毒、治疗蜂蜇伤。某些地方,芋梗在餐桌上也很受欢迎。

许多发明创造都源自人们观察身边的事物,芋梗的医药价值被发现也是这种情况,不过更有趣味一些。这件事见载于宋代大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

沈括不光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博学多才令人叹为观止。比如他的军事能力很强,在宋神宗年间做过经略史,相当于军区司令,与西夏作战屡次获胜。期间他还编撰了《修城法式条约》和《边州阵法》等军事著作。

沈括也是个了不起的经济学家,提出的理论领先世界几百年。他的文学造诣很高,只不过和他同时代的大文人太多,以致他不太显眼。此外,沈括在音乐、书画鉴赏方面都堪称名家,同时也是不可多得的水利专家、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语言学家等等。

国外研究汉学的近代学者席文、李约瑟等人对沈括的赞誉并不过分,说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

中药材芋梗并不是沈括本人发现的,但他最早记载了发现经过,同样功不可没。

北宋有个叫刘易的学者,曾担任过太学助教,后来辞官隐居,在王屋山修道,会“辟谷术”。

《梦溪笔谈》记载,刘易在王屋山修行的时候,某日,发现屋子里飞进来一只大马蜂,一头撞进了蜘蛛网。蜘蛛个头也不小,试图用蛛丝缠住马蜂,然后大快朵颐。刘易在一边看得饶有兴味。

可是蜘蛛被马蜂蜇了一下,掉了下去。顷刻间,蜘蛛的肚子就肿胀得几乎要爆炸。接下来,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这只蜘蛛很聪明。

文中写道,蜘蛛掉到地上之后,“徐行入草,蛛啮芋梗微破,以疮就啮处磨之,良久腹渐消,轻躁如故。”

这段话的意思是,被蜂蜇伤的蜘蛛在草丛里找到一株芋梗,咬破了一点芋梗的表皮,然后把挨蜇的肚子往芋梗上咬过的地方蹭。过了一会儿,蜘蛛原本肿胀的肚子逐渐变小,轻快地爬走了。

看来,这只蜘蛛战斗经验丰富,可能不止一次和马蜂之类搏斗过,懂得用芋梗疗毒。

那么,这是蜘蛛的本能还是它真的会思考呢?很多人认为昆虫不可能会思考。不过现代科学发现,许多昆虫的大脑神经元数量可观,的确具有一定的智力,甚至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高。所幸这只蜘蛛的疗伤秘诀被旁边的观众发现了。

刘易大概看呆了,想必也很惊喜,终于知道随处可见的芋梗竟然可以治疗蜂毒。他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别人。

《梦溪笔谈》记载,“自后人有为蜂螫者,以芋梗敷之,则愈。”意思是说,打那以后,芋梗成了人们对付蜂毒的特效药。如果有人被蜂蜇伤,就用捣碎的芋梗涂抹伤口,很快就痊愈了。

这是芋梗最早被发现的一个药用价值,其他用途在后来逐渐得到验证。世上又多了一味良药,造福广大人民。

俗语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芋梗入药要归功于刘易善于观察。沈括则记载了这件事,使其不至于湮没,今天的我们才能看到。

参考文献:《梦溪笔谈》

#考古盗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