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针对特别风险的控制测试必须每年都要做吗? 测试中的风险控制

2020-07-19知识22

针对特别风险的控制测试必须每年都要做吗? 不是,没有这样的规定,而是说如果确定了执行控制测试,则需要每年测试,不能直接信赖以前年度获取的证据,但不是说不需要控制测试,比如不信赖内部控制,那么就不需要执行控制测试了。控制测试的含义和用处? 【控制测试】指的是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控制运行有效性强调的是控制能够在各个不同的时点按照既定设计得以一贯执行。控制测试是为了确定被审计单位控制政策和程序的设计与执行是否完整与有效而实施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之后,只有对那些准备依赖的内部控制执行控制测试,并确信其得到正确的执行时,才能减少实质性测试审计程序,从而减少审计取证工作,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某项控制的测试范围时通常考虑下列因素:1.在整个拟信赖的期间,被审计单位执行控制的频率。控制执行的频率越高,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2.在所审计期间,注册会计师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时间长度。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时间长度不同。在该时间长度内发生的控制活动次数也不同。注册会计师需要根据拟信赖控制的时间长度确定控制测试的范围。拟信赖期间越长,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3.为证实控制能够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所需获取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对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要求越高,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4.通过测试与认定相关的其他控制获取的审计证据的范围。针对同一认定,可能存在不同的控制。当针对其他控制获取。为什么控制风险水平越低就应获取越多的证据?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与被审计单位有关,注册会计师不能改变此种风险。对于审计人员来说,重要的是如何保证一定的审计风险(通常为5%),如果企业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比较低,则检查风险=审计风险(5%)/(固有*控制)。首先,从公式上来看,控制风险越低,检查风险越大;然后,从实际的工作中来看,企业的内控好,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就小,如果想查出差错和问题,就需要比其它内控差的企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实际上,最重要的是如果企业的控制风险小,整体的审计风险也会小,是有利于审计的。审计过程中如何理解风险评估程序和内部控制测试? 年审时间太紧张了。有好的经验传授吗?136 人赞同了该回答 之所以会出现风险导向的审计方法,就是因为自下而上的、完全基于实质性测试的审计方法在 成本、耗时、效率上。控制测试中常用的风险系数表怎么看,代表什么意思 )确定样本规模1.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在控制测试中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如下:(1)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在7a64e58685e5aeb931333366303739实施控制测试时,审计人员主要关注抽样风险中的信赖过度风险。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在实务中,一般的测试是将信赖过度风险确定为10%,特别重要的测试则可以将信赖过度风险确定为5%。审计人员通常对所有控制测试确定一个统一的可接受信赖过度风险水平,然后对每一测试根据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和控制有效性分别确定其可容忍偏差率。本例中审计人员确定的可接受信赖过度风险为10%。(2)可容忍偏差率。可容忍偏差率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在确定可容忍偏差率时,审计人员应考虑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越高,意味着审计人员在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越依赖控制运行的有效性,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相应越低,实施控制测试的范围也越大。在实务中,审计人员通常认为,当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很高时,可容忍偏差率为3%~7%;但不得高于20%,超过20%时,由于估计控制运行无效,审计人员不需进行控制测试。本例中审计人员预期采购支付授权控制运行有效,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为7%。(3)预计。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及实质性程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审计学问题 这三程序同属于审计程序,但注册会计师对这三个程序是有区别对待的: 选择性不同: 风险评估程序是必须的审计程序,并且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在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中,cpa更应关注哪些风险,而不是特别关注哪些风险,为什么 在实施控制测试时,CPA要关注的两类抽样风险是信赖过度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信赖过度风险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信赖过度风险与审计的效果有关。如果CPA评估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从而导致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偏低,CPA可能不适当地减少从实质性程序中获取的证据,因此审计的有效性下降。对于CPA而言,信赖过度风险更容易导致CPA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因而更应予以关注。相反,信赖不足风险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信赖不足风险与审计的效率有关。当CPA评估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时,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偏高。为了弥补CPA根据评估的控制有效性而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高水平,CPA可能会增加不必要的实质性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效率可能降低。在实施细节测试时,CPA也要关注两类抽样风险:误受风险和误拒风险。误受风险是指CPA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如果账面金额实际上存在重大错报而CPA认为其没有存在重大错报,CPA通常会停止对该账面金额继续进行测试,并根据样本结果得出账面金额无重大错报的结论。与信赖过度风险类似,误受风险影响审计效果,容易导致CPA发表不恰当的审计。软件测试过程中有哪些风险 1.对质量需求或产品特性理解不足,测试范围分析的误差,有些地方始终验证不到2.测试用例没有百分百执行3.需求的突然变化,设计的修改,代码的重写测试时间不足4.测试用例设计不到位,忽略深层次逻辑,边界条件,用户场景5.硬件系统6.版本控制,bug以版本为单位提交,bug确认阶段禁止版本更新7.测试时间不足如何理解控制风险水平与控制测试获取审计证据数量的关系? 我们实施控制测试的一个大前提就是—拟信赖内部控制的时候才会实施相应的控制测试,即预期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有效的时候我们才会实施更详细的有针对性的控制测试,因为这个时候如果能够通过实施控制测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数量,这样可以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节约审计成本。同时要注意,注册会计师是靠证据说话的,仅仅预期其运行有效是不行的,必须要真刀实枪的去测试一下,才能够确定其是否真的执行有效,故如果控制风险越低,说明内部控制越有效,此时需要测试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证据就会相对多一些。因此评估的控制风险水平低,相应需要的审计证据就越多。评估的控制风险水平高,获取的证据相对较少,达到一个极限的话,控制风险水平非常的高,高到注册会计师无法去信赖这个控制的时候,那么就不会实施控制测试了。如何理解风险管理、内部控制、风险控制三者之间的关系? 觉得介绍的比较清楚的是*董月超女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财务资产部,邮政编码:100007,电子邮箱:dyckeele@yahoo.com.cn)写的一篇论文。

#内部控制#财会#审计证据#审计方法#注册会计师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