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光栅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莫尔条纹是如何形成的 光栅干涉的原理图

2020-10-01知识5

光栅表工作原理 光栅测微传感器,是以高精度光栅作为检测元件底精密测量装置。与数显表配套,组成高精度数字化测量仪器。可以代替机械式千分表、扭簧比较仪、深度尺、电感测微仪和精密量块,配以适当的转换器,可将温度、压力、硬度、重量等参数转换成数字量。用于自动化大生产中在线检测以及精密仪器的位置检测。其特点是测量值数字化显示,精密高,稳定可靠,读数直观准确。亦可把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打印出测量数据或绘出曲线。光栅线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由一对光栅尺中的主光栅(即标尺光栅)和副光栅(即指示光栅)进行相对位移时,在光的干涉与衍射共同作用下产生黑白相间(或明暗相间)的规则条纹图形,称之为莫尔条纹。经过光电器件转换使黑白(或明暗)相同的条纹转换成正弦波变化的电信号,再经过放大器放大,整形电路整形后,得到两路相差为90o的正弦波或方波,送入光栅数显表计数显示。去查询莫尔条纹的原理!你就知道啦!光栅的原理简单说就是光电折射!

光栅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莫尔条纹是如何形成的 光栅干涉的原理图

光栅的应用原理 光栅效果可以2113分为以下几种:立体[3D]、两变[Flip]、变5261大变小[Zoom]、爆炸[Explosion]、连续动作[Animation]、扭4102转[Twist].等,其实可以更简1653化分类为:立体[3D]、变图[Flip],在变图中就涵盖所有变化的效果,这些效果可以透过许多市面上的动画软件、绘图软件、网页多媒体软件,产生所需要的分解图档,经由光栅视觉软件将分解图合成为光栅线数即可将平面的效果做成立体[3D]、变图[Flip]的特殊效果。3D Effect[立体影像]注意事项:图层必须独立且影像完整。图档解析度300dpi。档案格式必须为PSD档。[CMYK、RGB]皆可。背景图层必须出血至少1CM。光栅也称衍射光栅。是利用多缝衍射原理使光发生色散(分解为光谱)的光学元件。它是一块刻有大量平行等宽、等距狭缝(刻线)的平面玻璃或金属片。光栅的狭缝数量很大,一般每毫米几十至几千条。单色平行光通过光栅每个缝的衍射和各缝间的干涉,形成暗条纹很宽、明条纹很细的图样,这些锐细而明亮的条纹称作谱线。谱线的位置随波长而异,当复色光通过光栅后,不同波长的谱线在不同的位置出现而形成光谱。光通过光栅形成光谱是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共同结果。衍射光栅在屏幕上产生的光谱线的位置,可用式(a+b)(sin。

光栅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莫尔条纹是如何形成的 光栅干涉的原理图

光栅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莫尔条纹是如何形成的 光栅传感器的基2113本原理是,光栅的Bragg波长5261是由lB=2nL决定的。当光纤光栅所处4102环境的温度,1653应力,应变或其它物理量发生变化时,光栅的周期或纤芯折射率将发生变化,从而使反射光的波长发生变化。长周期光纤光栅(LPG)传感器原理,长周期光纤光栅(LPG)的周期一般认为有数百微米,它在特定的波长上可把纤芯的光耦合进包层,其公式是li=(n0-niclad)·L 式中,n0—纤芯的折射率,niclad—i阶轴对称包层模的有效折射率。光栅式传感器指采用光栅叠栅条纹原理测量位移的传感器。光栅是由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构成的光学器件。一般常用的光栅是在玻璃片上刻出大量平行刻痕制成,刻痕为不透光部分,两刻痕之间的光滑部分可以透光,相当于一狭缝。莫尔条纹能从,双色或多色网点之间的干涉,各色网点与丝网网丝之间的干涉,作为附加的因素,由于承印物体本身的特性而发生的干涉。使用莫尔条纹防护系统的目的就在于根据你选定的丝网目数,加网线数,印刷色数和加网角度来预测莫尔条纹。将两块栅距相同,黑白宽度相同(a=b=τ/2)的标尺光栅和指示光栅尺面平行放置,将指示光栅在其自身平面内倾斜一很小的角度,以便使它的刻线与标尺光栅的刻线间保持一很小。

光栅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莫尔条纹是如何形成的 光栅干涉的原理图

光栅尺的原理及结构 光栅尺是由标尺光栅和光栅读数头两部分组成。标尺光栅一般固定在机床固定部件上,光栅读数头装在机床活动部件上,指示光栅装在光栅读数头中。。

光栅尺的原理及结构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alvin_wangw一、光栅尺直线透射式光栅1.组成由标尺光栅和光栅读数头两部分组成,光栅读数头包括光源、透镜、光电元件、指示光栅等。如图所示。标尺光栅和指示光栅也可称为长光栅和短光栅,它们的线纹密度相等。长光栅可安装在机床的固定部件上(如机床床身),其长度应等于工作台的全行程;短光栅长度较短,随光栅读数头安装在机床的移动部件上。光栅位置检测装置的组成1—光源2—透镜3—标尺光栅4—指示光栅5—光电元件2.工作原理在测量时,长短两光栅尺面相互平行地重叠在一起,并保持0.01至0.1mm的间隙,指示光栅相对标尺光栅在自身平面内旋转一个微小的角度θ。当光线平行照射光栅时,由于光的透射和衍射效应,在与两光栅线纹夹角θ的平分线相垂直的方向上,会出现明暗交替、间隔相等的粗条纹—莫尔条纹,如图所示。两条暗带或明带之间的距离称为莫尔条纹的间距B,若光栅的栅距为W,则B因为θ很小,则W2sin2BW由此可见,莫尔条纹的间距与光栅的栅距成正比。莫尔条纹具有如下特点:(1)由上式可知,莫尔条纹的间距B是光栅栅距W的1/θ,由于θ很小(小于10′),故B>>W,即莫尔条纹具有放大作用。例如,当栅距为W=0.01㎜。

光栅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莫尔条纹是如何形成的?有和特点 我们课本就2113是这样写的。我亲自打出来5261的,不是复制奥原理:指示光栅4102与标尺光栅叠放1653在一起,中间留有适当的微小间隙,并使两块光栅的刻线之间保持一很小的夹角口,两块光栅的刻线相交,当在诸多相交刻线的垂直方向有光源照射时,光线就从两块光栅刻线重和处的缝隙通过,于是就形成了明暗条纹,这些条文成为莫尔条纹。特性:1.调整夹角即可得到很大的莫尔条纹宽度,起到了放大作用,又提高了测量精度2.莫尔条纹有位移放大作用3.莫尔条纹对光栅刻线的误差起到了平均作用

#传感器#单缝衍射#莫尔条纹#光的干涉#光栅式传感器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