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平流层厚度影响因素 “大气层”分为几层,高度各是多少?

2020-09-30知识6

请问如何判断对流层,平流层的不同时间、地点的厚度? 主要是根据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时间上来说—1、白天对流层相对较厚,因为地面辐射强(不是因为温度哦,温度是结果,不是原因)所以对流层的厚度就增加了。。

平流层厚度影响因素 “大气层”分为几层,高度各是多少?

感谢邀请!大气层一共可以分为五层,自下而上分别是:对流行、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对流层就是距离地面最近的一层,特点是有着对流运动,因此产生雨雪雷电等天气活动。此外,对流层之中,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对流层厚度有什么变化?对流层的厚度与纬度和季节有关系。根据观测,对流层的平均厚度在低纬度为17—18公里,中纬度10—12公里,高纬度8—9公里。夏季对流层的厚度大于冬季,例如南京夏季对流层厚度可达17公里,冬季只有11公里。(来自《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第四版)I简单回答,祝好!

平流层厚度影响因素 “大气层”分为几层,高度各是多少?

大气层厚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导致了这现象? 大气层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氢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和水蒸汽。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这一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5~6℃。动、植物的生存,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内。因为这一层的空气对流很明显,故称对流层。对流层以上是平流层,大约距地球表面20至50千米。平流层的空气比较稳定,大气是平稳流动的,故称为平流层。在平流层内水蒸气和尘埃很少,并且在30千米以下是同温层,其温度在-55℃左右。平流层以上是中间层,大约距地球表面50至85千米,这里的空气已经很稀薄,突出的特征是气温防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空气的垂直对流强烈。。

平流层厚度影响因素 “大气层”分为几层,高度各是多少?

平流层是什么意思? ⒈对流层。对流层(troposphere)处于地球大气圈的最低层,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对流层厚度在低纬度地区平均为17-18公里;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高纬度地区平均为8-9公里;上界夏季较高,冬季较低。对流层厚度虽然只有8-18公里,但却集中了大气全部质量的3/4以及几乎全部的大气水汽。对流层最主要的特征是存在着强烈的空气对流运动现象,即高层和低层之间的气体交换运动过程。在对流层内,气温一般随高度逐步递减;高度每上升100米,温度则平均下降0.65℃。在高纬度对流层顶(8公里),温度降低到-53℃;低纬度层顶(18公里),温度降到-83℃。地球表面的状况对这一层大气的物理性质有显著的影响。风、雨、雪、雷电和寒潮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里。根据温度、湿度以及气流的运动特点,对流层又可以分为三层,即对流上层、对流中层和对流下层。从5.5公里高度到对流层顶(8-18公里)的气层称为“对流上层”,在这一气层里,水汽含量较少,气温通常在0℃以下,因此,由下部输送的水汽常常凝结成水滴或者冰晶而形成云雾。中、低纬度区域还经常有30米/秒的大风出现。2-5.5公里高度范围的气层称为“对流中层”。2公里以下的气层,称为“对流下层”。对流。

对流层平流层和恒温层这三个层次分别是多高 大约距地球表面对流层 10至20千米平流层 20至50千米中间层 50至85千米暖 层 100至800千米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请问如何判断对流层,平流层的不同时间、地点的厚度? 主要是根据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时间上来说—1、白天对流层相对较厚,因为地面辐射强(不是因为温度哦,温度是结果,不是原因)所以对流层的厚度就增加了。2、夏季时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加,因此对流层的厚度夏季比冬季厚。地点来说就是—赤道附近由于获得的太阳辐射远高于极地地区,因此,大致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一个趋势。总的来说,就是所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决定了对流层的厚度(也可以说是地面辐射,只是我上面举的案例是太阳辐射决定的)麻烦采纳,谢谢。

为什么对流层顶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5℃。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是由于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离地面越高,受热越少,气温就越低。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之为“逆温现象”。由于受地表影响较大,气象要素(气温、湿度等)的水平分布不均匀。空气有规则的垂直运动和无规则的乱流混合都相当强烈。上下层水气、尘埃、热量发生交换混合。由于90%以上的水气集中在对流层中,所以云、雾、雨、雪等众多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平流层之所以与对流层相反,随高度上升时气温上升,是因为其底部吸收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而被加热。故之在这一层,气温会因高度而上升。平流层的顶部气温大概徘徊在270K左右,与地面气温差不多。平流层顶部称为平流层顶,在此之上气温又会再以随高度而下降。至于垂直气温分层方面,由于高温层置上而低温层置下,使到平流层较为稳定。那是因为那里没有常规的对流活动及如此相连的气流。此层的增温是由于臭氧层吸收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它把平流层的顶部加热。至于平流层的底部,来自顶部的传导及下部对流层的对流刚好在那里抵消。

#大气层#空气对流#地球质量#对流层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