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朱元璋的开国功臣 朱元璋对开国功臣

2020-07-19知识3

为什么感觉朱元璋对开国功臣很不友好? 关于朱元璋滥杀功臣之说,很大程度上应该是受清代演义小说的影响,其实质终究如何,还当以史实为准。据《明史.太祖本纪》所载,明代建国之后,文武大臣受封者计150人,其中被朱元璋所杀者计26人(完全不论有无犯罪过失)。仅此而言,何来滥杀功臣之说?一:建国之后,军功集团成了帝国最大的隐患矛盾是会相互转化的,在朱元璋完成“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赫赫伟业后,艰难建立的大明朝随即迎来了另一个致命的隐患,迅速崛起、壮大的军功阶层,不仅给皇权统治带来巨大的挑战,而且使刚刚诞生的大明朝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自朱元璋在金陵称帝,当年一同沐血战斗的难兄难弟也随之而鸡犬升天。于是,在朱元璋帐下逐渐形成早期以李善长、后期以蓝玉为首的“淮西勋贵集团”和以刘基、宋濂为首的“浙东集团”,两大集团分司文武,既相互合作又彼此竞争。而就朱元璋封侯的情况看,作为原始资本的“淮西集团”在明初的朝堂之上占据了主体地位。当然,本着“按劳酬功”的原则,这也是“淮西集团”分所应当的。但“马上得天下者,岂能马上治天下?随着蒙元北逃,神州一归的局势的形成。大明朝也迎来了如何由“创业”到“守成”的嬗变时期。而早已习惯披坚执锐、冲锋陷阵的“淮西集团”。开国皇帝刘邦、朱元璋是如何对待开国功臣的? 首先说说汉高祖刘邦,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就是现在的乡长级别,当时秦朝暴政,名不聊生,农民揭竿而起,这就是陈胜吴广起义,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马。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鸿门宴后封汉王,楚汉之争,打败项羽,建立汉朝,汉初刘邦称帝,有封王封侯者百余人,这些汉初功臣中,大家熟知的有萧何、张良、韩信、彭越、英布、曹参、陈平、灌婴、周勃、樊哙等人。其中,韩信、彭越、英布被诛,恰巧三人都是异姓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稳定工商,和匈奴和亲,稳定边疆,出现了后来的文景之治繁荣景象。其次就是要饭出身,打天下的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出家当过和尚,后参加红巾军,反抗元朝,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朱元璋绝对不能容忍在他死后,还留下一帮老臣危害他儿子和孙子的皇位,而且还对对朱氏江山指手画脚。因而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朱元璋的开国功臣都有哪些 1.徐达:朱元璋时代武将中的第一名,若要说为明朝建国立下功劳最多的武将,那答案只能是徐达。说来也是碰巧,徐达其实是朱元璋在濠州时抓得壮丁,善于谋略、指挥骑兵,智勇双全,沉着冷静,帮助朱元璋打张士诚、陈友谅和元朝军队。明建国后被封为魏国公。死因嘛,说法倒是不少,不太好说。他还有一个争气但是没被重用的儿子-徐辉祖。2.刘基:原为一名隐士,后被朱元璋请出山。朱元璋手下谋臣中的第一名,其智慧谋略不低于诸葛亮。朱元璋好几次战役的胜利都要归功于刘基,明建国后被朱元璋借胡惟庸之手被杀。3.常遇春:毛遂自荐来到朱元璋帐下当先锋,明代第一先锋就是他,他在朱元璋帐下的第一场战役就痛击陈友谅,在后面打北元时为朱元璋立下汗马功劳。打北元时暴死,享年40左右(我真的忘了)。开国后被奉为开平王。4.李善长:明开国第一大臣,被朱元璋杀死。5.李文忠:仅次常、徐两位大将,打仗善于奔袭,常暴死后,李文忠替常遇春连续打击北元,终大获全胜,后被朱元璋杀害。6.冯胜 邓愈 善于使用火铳(chong第四声)。互相配合打仗,名副其实的强人,后被朱元璋所杀。为什么朱元璋对开国功臣都很残忍? 朱元璋和刘邦大杀开国功臣,其实并非偶然。第一,动物本能。所有动物都会护食,你刚打了一份红烧肉正要吃,你舍友过来一筷子夹走一块最大最好吃的,你当然会不爽,虽然你未必表示出来。但如果这块红烧肉是皇位,是拥有天下财富美女甚至可以决定别人生死的最大的权力,你就会先下手为强,保证自己是唯一可以伸筷子的人。第二,还是动物本能。朱元璋大杀的功臣,可不是你的沙雕舍友,而是已经吃过人肉的老虎。这些人跟他一块杀人无数,打出了天下。这些人见过权力的强大,知道肉味儿有多美,心里的小火苗已经点燃,就算真的还没点燃,朱元璋又怎么会信,三体中的猜疑链了解一下。电影《王的盛宴》中,刘烨饰演的刘邦,演出了帝王的慌恐。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功臣都知道帝王的弱点。这些人见过朱元璋不厉害的时候,知道他当年要不是吃媳妇马大脚送来的饹饼就差点被饿死,这些人见过刘邦被吓得连老婆孩子都顾不上就跑时有多惨,知道他还腆着脸要一杯老爸的肉汤时有多怂…一句话,皇帝这个称号,对于这些人没有威摄力。刘季朱八你吓唬谁呢,当年要不是我,你丫盒饭都变骨灰盒了。所以,功臣要想活命,要么像范蠡那样泛舟“曲率飞船”于江湖,远离是非之地,要么就像。为什么朱元璋对开国功臣都很残忍? 像傅友德诛九族,冯胜莫须有罪名 ? 33 人赞同了该回答 刘阿季、朱和尚、石三伢子。朱最苦,三人也最为后世文人的笔杆子诟病。三人共性: 1、出身低土疙瘩里爬上位。为什么朱元璋对开国功臣都很残忍? 开国皇帝十有八九都会对开国功臣很残忍的。1.开国功臣们很有能力(这些能力在开国战争的磨练中达到炉火纯青),有的人领兵作战的能力甚至比皇帝自己还强。建国后功臣们又会拥有兵权和财富。然而人都是有私心的,欲望也是无尽的,说不定哪天他们看皇帝不顺眼就造起反来自己当皇帝了。这让皇帝很不放心。2.建国后天下太平开国功臣的地位在皇帝眼中没有那么重要了,而功臣们却有点居功自傲。皇帝心有芥蒂。朱元璋杀了哪些开国功臣? 朱元璋杀的人有:公爵中以徐达、常遇春为首的25位公爵;侯爵名臣中有唐胜宗、陆仲亨为首79位侯爵;伯爵中有刘伯温为首的12位名臣;子爵中则有王清、王凤显等11位英雄;男爵中有王恺、孙炎等23位明朝开国名臣。拓展资料朱元璋的杀戮原则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枉杀千人勿使一人漏网。朱元璋对曾一起出生入死的忠臣元勋实行的是灭门灭族式的屠杀。在明初两大谋反案\"胡惟庸案\"与\"蓝玉案\"中,各路开国功臣被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和罪名牵连,几乎被一网打尽,甚至株连九族,美其名曰:为子孙计。据说太子朱标劝说朱元璋不要杀人太多,朱元璋大怒,把一根长满了荆棘的树枝扔在地上,让朱标用手拾起来。朱元璋说:\"我是事先为你拔掉棍上的毒刺,让你将来江山稳固,你难道不明白我的苦心吗?可以说朱元璋的屠杀功臣,纯粹是因为其出身低下,文化层次不高,老年疑心病发作的心理扭曲。小议刘邦和朱元璋同样大杀开国功臣的本质区别为什么朱元璋对开国功臣都很残忍? 太祖们诛杀一些开国功臣,从维护统治角度看,是相当正确的事情。太祖打下天下,是获得权力。下一步也是最后一步的任务是:保住权力。这两条是古今中外所有领导人做事的前提。斯坦福大学政治学教授Bruce Bueno de Mesquita提出一个很有名的三圈理论。这个理论是指:你的国家由三种人组成。名义选民:在名义上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全体公民。然而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对谁当领导人根本没有任何影响力。实际选民:那些真正对谁当领导人有影响力的人。对美国来说这相当于是选举这天出来投票的选民,对沙特这样的君主国来说这相当于是皇室成员。胜利联盟:必须依赖他们,领导人才能维持自己权力的人。对美国总统来说这相当于是在关键选区投出关键一票让你当选的人,对独裁者来说这是你在军队和贵族内部的核心支持者。(描述来自万维钢)注意看胜利联盟的描述,“必须依赖胜利联盟,领导人才能维持自己的权力。换句话说,领导人首先需要满足胜利联盟的利益,首先要为胜利联盟服务,才能巩固自己的位置。(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领导人往往干不长,但乌七八糟腐败不堪的独裁者却一坐几十年。那该如何为胜利联盟服务吗?有本书叫《独裁者手册》,里面提出了五个通用的权力准则。其中的。朱元璋的开国功臣 1、刘基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意伯,岁禄240石。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

#秦朝#军师#历史#西汉#朱元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