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地质环境条件评价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地质环境质量条件

2020-09-30知识9

一、地质环境价值的一般核算方法从地质环境价值的构成与地质环境价值完备结构的阐述中可以看出地质环境各价值形态之间的关系。式(2-1-3)、(2-1-4)以及图2-1-2可定量地表达出地质环境价值、地质环境使用价值与地质环境补偿价值三种价值之间的转换关系。1.地质环境使用价值定价方法已经被开发的资源应该被称为资源产品,未被开发的资源才应该被称为自然资源。然而,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往往很难在自然资源与资源产品之间划出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举例来说,人们常常把采煤看做是地质资源开发,因而将原煤列入资源产品,而将地下未被开采的煤炭储量列入自然资源。但是,上述自然资源不仅需要勘探,而且需要管理和保护,在滥采乱伐还相当普遍的今天,这种管理和保护就显得尤其重要。勘探固然是公认的开发自然资源的活动,对已探明的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同样属于开发自然资源的活动。因此,即使将勘探活动排除在外,管理和保护的存在也使地下煤炭储量无法成为纯粹的未经开发的自然资源。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资源和资源产品之间的界限往往是人为的。资源定价的对象既包括上述自然资源,又包括上述资源产品。2.地质环境资源价值核算的一般方法2.1 资源性底价+补偿性。

地质环境条件评价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地质环境质量条件

什么是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条件评价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地质环境质量条件

4.7.3.1 分区原则位于相同或相近的自然地理区;矿产类型、开发方式相同或相近;矿山历史、现状和潜在的环境地质问题为主要评价分区依据。4.7.3.2 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区根据实地调查和收集的资料,通过考虑矿山历史环境地质问题、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现状、矿山潜在环境地质问题、区位条件及矿山恢复治理的难易程度等五个因子,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划分为极严重、严重、中等和轻度四级,在此基础上,提出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区(表4-25),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1)极严重区(差区):18处,其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控制面积约12.77×104km2。(2)严重区(较差区):17处,其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控制面积约7.44×104km2。(3)中等区(较好区):4处,其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控制面积约2.4×104km2。(4)(较轻区):由于各矿山均存在着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环境地质问题,因调查收集资料有限,大量的矿山因缺乏区域性轻度环境地质问题资料,故未评价。表4-23 西北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历史与现状评价结果简表续表续表续表表4-24 西北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预测分区一览表续表表4-25 西北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评价分区一览表续表续表

地质环境条件评价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地质环境质量条件

地质环境问题防治建议 在环胶州湾开发过程中,应树立开发建设与地质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可能产生的各种地质环境问题寻求解决对策,预先规划并采取措施。9.3.1 基坑开挖的环境土工问题防治建议城市改造和建设中,基坑开挖破坏了土体的原始平衡状态,引起一系列环境效应,处理不当将导致严重后果。鉴于基坑施工过程中每个开挖步骤的开挖空间几何尺寸、围护墙无支撑暴露面积和时间等施工参数与基坑变形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所以应根据基坑工程设计所选定的主要施工参数,按基坑规模、几何尺寸、支撑形式、开挖深度和地基加固条件,提出详细、可操作的开挖和支撑的施工程序及施工参数,并且加强现场监测,以保证基坑安全施工。在井点降水方面,为减少井点降水对周围建(构)筑、管线造成的影响和危害,通常采取一些措施,诸如采用密封形的挡土墙或其他的密封措施、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井点管的埋置深度以及采用井点降水与回灌相结合的技术等。9.3.2 地下空间开发建议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地质环境成为被改造的对象,不但在开发过程中受到影响和破坏,而且建成后的地下构筑物更成为地质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将对地质环境产生长期的影响。因此,地下空间开发应做到科学规划。

地质环境条件评价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地质环境评价是指地质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适宜性的综合性评价.地质环境评价主要是依据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不利影响,按照“无问题(灾害)即优良”的基本原则,作出安全意义上的好坏评判.依照评.

【地质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关系最密切的岩石圈表层所有组成部分,包括岩石、土壤、地下水、地质过程和现象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积极与大气、水、生物圈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的环境子系统。地质环境是有空间概念的,它的上限是岩石圈的表面,下限位置,决定于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进入岩石圈内部的活动深度。【地质资源环境】是指除矿产资源以外,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地质环境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包括地下水、地质遗迹、地质地貌类景观等。【地质环境行政管理】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在国务院赋予的地质环境保护管理职能范围内,采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或措施,对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活动中的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通过管理,防止、控制和减轻地质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生存活动方向发展,预防和治理各种地质因素与过程对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的危害和破坏;鼓励人类合理利用地质环境,达到既能发展经济满足人类需要,又不超出环境容许极限的目的。【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承担的对地质环境保护的职能,和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职责。主要包括区域地质环境、城市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崔峰第8章环境质量评价EQ=Environmental QualityEQA=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EIA=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环境质量评价的发展60年代来,世界各国开始注意EQA研究工作,美国在1977~1981年环境科学规划中曾多处提出开展EQA研究。美国、前苏联、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国先后提出了用于7a64e78988e69d8331333433626564EQA的水平及变化的多种环境指数。1971年,在美国费城,美国科协主持召开了环境质量指标讨论会;1974年,国际科学联合会、环境科学委员会在加拿大召开了EQ会议;1969年,美国制定的《国家环境政策法》中首次建立了EIA制度。此后,很多国家建立了EIA制度,EIA成了环境保护的热门领域。国内的环境质量评价工作是从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陆续开展起来,大体经历了(1)初步尝试(1972-1976)、(2)广泛探索(1977-1979)、(3)全面发展(1979-1981)和(4)由现状评价转入环境影响评价(1981以后)四个阶段。我国十分重视EQA工作,1973年以来,开展了很多区域性EQA工作,其中著名的有北京西郊、东南郊EQA;南京城区EQA;官厅流域EQA;渤海EQA等。1979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EQA委员会。

#地质#环境#环境评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