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能让明朝灭亡推迟15年的关宁铁骑,为何却会被世人忽略?

2020-07-19新闻6

岳家军示意画像插图

提起封建历史上战斗力强悍的精锐兵团,相信大家不自觉的就会想起汉武帝手下的“霍去病军团”,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岳飞麾下的“岳家军”,成吉思汗麾下的“却薛军”,明初的“常遇春军团”以及清朝时期的“八旗军”。

这些都是史上威名赫赫的常胜军团,史书对于这些兵团的丰功伟绩也是极尽渲染,但是还有一个军团,虽然兵力不多,却人人勇猛无比,曾在明末时期以少胜多,战胜后金数万八旗军,战斗力十分强悍。

然而史书上却连一个正式的编制都没有,单独介绍的记载更是没有,唯有从一些零散的史书片段中,才能让我们后人看到独属于他的辉煌,这支部队的名字叫“关宁铁骑”。

袁崇焕示意画像插图

关宁铁骑扭转己巳之变战局

就像史书所记载的,崇祯二年(1629年),袁崇焕告发平辽总兵官毛文龙贪腐之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文龙一匹夫,不法至此,以海外易为乱也。其众合老稚四万七千,妄称十万,且民多,兵不能二万,妄设将领千。”——《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这也就意味着截至此时,袁崇焕在接手了毛文龙的兵力以后,真正能称得上是“兵”的,也仅仅只有两万余人。

随后也就发生了后金八旗兵“数十万分道入龙井关、大安口”的事件,京师告急,袁崇焕情急之下,也就只能带着这“两万”的实际兵力驰援京师,“所历抚宁、永平、迁安、丰润、玉田诸城,皆留兵守。”——《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广渠门之战示意画像插图

那么等他到达蓟州,继而“急引兵入护京师,营广渠门外”之时,手底下的兵力实则十分有限,而且还是“千里赴救”,累得够呛,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面对后金那动辄数万的后金八旗军大军,被拒绝入城修整的袁崇焕所率兵马与之“鏖战,互有杀伤”,也就是史书所记载的“广渠门之战”。——《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而且明显还略占上风,击退了八旗军的进攻,虽然跟京师城上的“红衣大炮”也有关系,但是袁崇焕所率领的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却是显而易见的,以1.5万人之姿,却能抵挡数万八旗军而立于不败之地,扭转己巳之变战局,战斗力不可谓不强悍。

王家彦示意画像插图

除此以外,皇太极在此战之后利用反间计中伤袁崇焕,以至于祖大寿带兵叛逃的事件,也足以证明皇太极确实是在“广渠门之战”中吃亏了,而且吃的亏还不小。皇太极攻破明朝京师的计划也因此而搁浅,也就是史书所记载的“己巳之变”事件。

可问题是,截至此时,袁崇焕在这次事件中所带领的那些精锐部队,纵然将明朝灭亡的时间向后推延了十五年时间,但却依旧没有实质性的番号。

直到崇祯九年,在明朝兵部右侍郎“王家彦” 所著的《王忠端公文集·卷四》 中,才首次出现了“关宁鐡骑素为敌惮,祖大夀新膺提督之命成师而出”的记载。一方面证明后金八旗军对关宁铁骑极为忌惮,另外一方面则说明关宁铁骑是祖大寿所统率的。

也就是说,祖大寿初次带兵叛逃时所带走的那一万五千人,便是这关宁铁骑,那为何战斗力如此强悍的“关宁铁骑”,在史书中的记载却寥寥无几,不像其他军团那样青史留名呢?

祖大寿示意画像插图

关宁铁骑成立时间短

一方面原因是因为袁崇焕以及祖大寿自己都没有给“关宁铁骑”加番号,这“关宁铁骑”的名号还是后人给追加的,所以史书上记载稀少也就情有可原了。

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关宁铁骑在历史上存留的时间实在是太短暂了,从崇祯二年(1629年)首次向世人彰显出其辉煌之时,就已然是达到了其巅峰状态,也是最正面的状态。

继而到了崇祯十五年(1642年)随着明朝将领祖大寿的再次降清,也彻底宣告从这以后的关宁铁骑实则被划入了清军阵营,成了清朝的“绿营兵”。

吴三桂示意画像插图

虽然在这期间,祖大寿也曾带领关宁铁骑固守锦州,直到城内弹尽粮绝、甚至出现了“人相食”局面之时,祖大寿才迫不得已出城投降。

但是在明末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这个死守锦州而不丢的功绩却属实没有“己巳之变”之时那般耀眼,更别提祖大寿还投降了,聚焦点显然都在祖大寿身上。

然后就发生了崇祯十七年(1644年)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的事件,明朝覆灭,清朝大局已定,关宁铁骑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只能在炮火硝烟中逐渐归于沉寂。被清朝统治者重新编制,融入到了整个清朝“绿营兵”体系之中。

而这时距离其出现的时间,也不过十余年而已。真正能体现出其军事实力的战役,更是只有“广渠门之战”那一次,而且还是在驰援千里,兵力未得到有效修整的时期。

清朝统治者之一皇太极示意画像插图

清朝史书刻意忽略

再加上清军入关以后,这天下也就成了清朝的,面对关宁铁骑这支实力强悍甚至让八旗军都极为忌惮的部队,清朝统治者能在史书中大肆夸赞,做出这涨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事情吗?

自然是不能的,所以在清朝史书中也是能省则省,能贬绝对不夸,而《明史》同样是清朝所编撰,所以在《明朝》以及清朝的一些官方正史中查不到关宁铁骑的事迹也就无可厚非了。

从而也就导致到了我们后世,“关宁铁骑”固然战斗力十分强悍,但是我们对其的印象却一副始终模糊不清的模样,俨然被世人忽略了,仿佛根本就没有这样的精锐兵团存在过。

关宁铁骑示意画像插图

结束语

简而言之,关宁铁骑这一支让后金八旗军极为忌惮的精锐部队,其之所以会被世人忽略,不是因为其战斗力不强,而是因为其战斗力强的时候没名字,也就是没“番号”。

等后人追加了番号以后,却也只是“一笔带过”,如若不继续深究的话,势必就极有可能会造成一种只闻其名却不见其人的景象。

再加上其成立时间过短以及辉煌战绩过于稀少,且清朝统治者也是刻意忽略了这支精锐部队的存在,从而也就导致关宁铁骑只能被迫蒙尘于历史长河之中。

归根结底,只能说是生不逢时啊,若是其成立于明朝初期或者中期的话,势必就会如同“常遇春军团”亦或者西汉时期的“霍去病军团”那样青史留名,光辉不朽。

【end】(本文系百家号金芒计划独家签约稿件,禁止抄袭转载!)

#明朝#袁崇焕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